由于年后就要参加高考了,苏文浅今年寒假并没有去江城母亲那边。
得知林东升每年寒暑假都会给苏文浅等人开小灶,她的弟弟文正阳也特意赶了过来,想从他这里再涨点分。
林东升是农历小年回家的,六天时间,他有五天都在帮苏文浅、文正阳、郑山博、钱明等人搞补习。
不过,和之前补习数学和理综不同,这次他重点补习的是大家的语文和作文。
理科类的学霸,一般数学和理综都比较厉害,英语大家都相差不大,差别最大的反而成了语文。
语文想上120是比较难的,但若是有人能考到140分,哪怕只考到135分,光这一科,就能甩开别人15分,这个差距也是很恐怖的。
而且,经过这一年多的指点,大家的数学和理综,潜力基本都榨干了,再想涨分已经很难了,只能在语文上再使使力,看能不能更进一步。
据说,语文是学霸和学神的分水岭,语文好的学霸,才可称之为学神。
和苏文浅分别的时候,对方试探着问道:“要不,我今年也去香城玩一下?”
林东升微微一怔,说道:“我大嫂快生娃了,大家的注意力都会放在她身上,估计就算你去了,也没人有精力照顾你,更没法带你玩。”
“你不行吗?”苏文浅说道。
“我过年还要趁机指导一下竞赛班的同学,虽然都是线上的指点,但也没有太多自己的时间。”林东升说道。
“光是想想就觉得累,那算了,等高考完了再去找你玩。”苏文浅说道。
“可以,随时欢迎。”林东升松了一口气,欣喜地说道。
“你这围巾,是你姐帮你织的吗?”苏文浅不动声色地问道。
“不是啊,我徒弟送我的,汪书瑶,你知道的。你要是喜欢,我让她也帮你织一条,还蛮暖和的。”林东升说道。
“不用,我自己会织,本来打算也送你一条的,既然你已经有了,那就算了。”苏文浅说道。
“啊?真的吗?有空的话,送我一条也可以的,我可以轮着戴。”林东升说道。
苏文浅直接白了他一眼,没有再说话,而是气鼓鼓地离开了。
“好端端的,怎么就生气了。”林东升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明所以,只好一个人闷闷地回家了。
对河西中学完成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后,林东升又帮父亲把家里简单收拾了一下。
他提前贴好对联,这才带着父亲,一起返回了香城。
而家里的那些牛和鸡等,他们便委托三叔家帮忙照看一下。
为了让三叔一家尽心照顾自家的牲畜,林东升还买了些年货和水果,提前给三叔家拜了个早年。
这一次,父亲带的东西更多,鸡蛋、豆腐、豆折、咸鱼、花生、土豆、青菜等,装了整整两麻袋,直接用一根扁担挑着的。
不仅如此,林有财还用网兜装了十只活鸡,让林东升帮忙一起拿着。
由于是大年三十,坐车的人很多,他们一口气带了这么多东西,挤上去比较困难,村口路过的班车,还打算拒载。
最后,林有财好说歹说,还特意多买了张票,才将这些东西全部带上了车。
结果,他们在孝城汽车站转火车站时,这些东西加上活鸡,又被城里的公交车拒载了,怎么说都不行。
嫌弃他们带的活鸡,味道太大了,会影响到车上其他的乘客。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打了个三轮车。
“爸,下次别带这些土鸡了,城里也没地方养鸡,其实,只要有钱,城里啥都买得到,买只鸡还帮你用机器拔毛呢。”林东升忍不住抱怨道。
“城里的鸡,都是吃饲料长大的,哪有家里的安全,等你大嫂生了娃儿,这些鸡都要杀肉吃的。”林有财坚持道。
还好,绿皮火车比较包容,并没有为难他们,很轻松就让他们带着大量的行李上车了。
火车到达香城后,大姐夫和大姐早已经在站台上候着了,刚好可以帮他们分担一些重物。
“你们咋进来的?”林东升好奇地问道。
“和检票员多说了几句好话,说你们一老一小,身上的东西太多,不好拿,他们就放进来了。”沈昊笑着说道。
“我一直以为要买站票才能进来接站呢,以前老爸每次让我带东西,我一个人扛得都超级累的。”林东升说道。
“白长了这么高的个子,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还不如我呢。”林有财吐槽道。
“你天天在老家修地球,谁能有你这个力气?”林东升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眼看父子俩一言不合又要吵起来,大姐赶紧将两人劝住。
因为林家没有人拥有小汽车,他们只好一起打了个的士,将所有东西一车拖到了新房那边。
毕竟,别的东西还好说,那几只叫个不停的活鸡,又能吃又能拉,确实不适合放在屋子里,只有新房那边有个小院子,可以暂时寄养。
现阶段,很多城里人都把买车当作家庭梦想之一,但他们这些刚刚在城里扎根的人,压根不敢想这事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