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安王却回来了。
大家也不怎么关注这件事了……
姜兰并没有多想,也许那日祝以寒给她送嫁衣,被人看见了,所以开始猜测,毕竟王府内的下人也在传这些事,或许是哪个没有管住嘴巴的,说了出去。
她笑了笑,“宋婆子,没有这回事。”
“姜小姐,你可别骗我,我是真不希望你和世子成婚,我见过的人比你吃的盐还多,这个阮宜年,对你不是真心的,你嫁给他只会受苦。”
“小姐,你是姜家的掌上明珠,我也疼你,绝对不可能害你的。”
宋婆子说着说着就哭了,这些日子,因为这件事她不知道多少次躲着哭,眼睛都要哭瞎了。
姜兰格外心疼,将宋婆子搂入怀中,一遍又一遍轻声安慰:“阿嬷,没事的,我不会嫁给他,绝对不会。”
“真的吗?”
“真的。”
“那就好,小姐你放心,你生得这般貌美,定能觅得良人,实在不成我帮你留意留意。”
“我会自己寻的,阿嬷。”
“那也行,你若瞧上了谁就告诉我,让我帮你把把关,我看人可准了。”
“嗯。”
娄可儿在一旁听着满是担忧,如今姜兰已失清白,还怀有身孕,若不嫁给阮宜年,又能嫁给谁呢?除非下嫁,可下嫁的日子着实不好过。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她恨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丫鬟。
若她也如石月一般,是王室之女,定要好好教训一番阮宜年。
不过,石月究竟是哪国的王室之女?
姜兰瞧着天色,估摸时间已近傍晚,便带着娄可儿回了王府。
途经前院时,一个丫鬟前来告知,让她前往正堂。
到了正堂,才见安王阮才良已然归来,此刻他并未身着铠甲,而是换上了一袭崭新的黛色衣裳。瞧这衣裳的做工,想来是方沛萍早早便备下的。
方沛萍平日里总是用一根木簪随意挽发,今日却特意精心梳妆打扮,头上戴着几支翠绿色的发簪与饰品,脸上也多了几分光彩,看上去年轻了许多。
姜兰欠身行了一礼,道:“舅舅,恭喜您打了胜仗,平安归来。这些日子您过得可好?”
“我挺好的,只不过这次打仗,我的胸口还是中了一箭,现在疼得厉害,估计得好好休养几个月。”
方沛萍见状,赶忙说道:“那就好好休养,打仗的事儿,就别再挂在心上了。如今你年事已高,这次能够平安回来,也多亏了我日日吃斋祈福。下一次谁知道会不会再出什么意外呢?依我看,你不如就好好在家里享清福算了。”
阮才良摸了摸下颚的胡子,道:“我正有这个打算呢。所以今日面见皇上的时候,我特地说自己老了,身子不中用了,想必下次带兵打仗,皇上也不会再叫我去了。”
“那就好。”方沛萍顿时笑得合不拢嘴,眼角的皱纹也愈发明显,“以后啊,就多陪陪我和宜年。”
“嗯,这些年我常年在外打仗,辛苦你操持家里上上下下的事情了,日后,有我帮你。”阮才良说着,左右看了一圈,随后问道:“兰儿,宜年呢?”
“这……我不知道表哥去了哪里。”
“刚才你舅母说,你想去吃百花楼的饭菜,所以嚷嚷着让宜年陪你去了,因此才没来迎接我,也不在府里。”
一听这话,姜兰顿时看向方沛萍——这是打算把所有过错都推到她身上,让她背黑锅?
她冷笑一声,毫不留情地说道:“怎么可能呢?表哥已经好久都没陪我了。”
方沛萍明显有些不悦,低头轻咳一声:“那估计是我搞错了,我也不知道宜年去了哪里。等一会儿他回来了,我问问他。”
阮才良没有再计较此事,而是吩咐厨房好好做上一桌子他爱吃的菜。
姜兰准备回偏房,临走时,她明显能感觉到方沛萍如刀子般的眼神,那目光似乎在责怪她不肯配合。
她笑了笑,装作没看见。
直到很晚,阮宜年和石月才总算回来,两人一副精疲力尽的模样。
石月更是连站都站不稳,整个人倚在阮宜年怀里,身子骨软绵绵的,脸颊上还有未褪下的红潮,看着娇媚动人。
她娇声嗔怪道:“世子,都怪你,马背上那么颠簸,你还非要做那种事情,现在我的腿好软。”
“月儿,是我不好,我这也是一时兴起,而且这种事情我和姜兰从来都没做过,和你才是第一次。”
“那就好,以后也只能和我一个人。”
“月儿,你今日可真美,要是没穿衣服就好了。”
“你还敢说这些!当时那声音都快引起别人注意了,要是不穿衣服,你让我以后怎么见人啊!”
“那下次我们找个没人的地方。”
“我建议下次我们去树上吧……”
“那也行,我也没和姜兰试过这种,月儿,还是你主意多,每天变着花样,简直要把我迷死了。”
石月开心地捂着嘴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