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菜坛子冰凉的粗粝紧贴着胸口,成了小山在这混乱喧嚣中唯一实在的依靠。腰间被剐蹭处残留的那丝滑腻,此刻却冷得像块僵死的铁,只留下一个被掏穿的空洞。霓虹上“南江”两个猩红大字,如同两张淌血的嘴,漠然地高悬。他下意识隔着裤腰蹭过暗袋的位置,粗布的阻隔下,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空荡。父亲沉甸甸交托的那点温度,连着他的初生牛犊之气,就这么蒸发在庞大城市冰冷的胃袋里。
汽油、尘土混杂着不知名的铁锈腥气,粘稠地糊在口鼻前。肩上编织袋的带子深勒进皮肉,坠得他脚步踉跄。车站巨大的穹顶下,每一个方向都延伸向茫然。他艰难地挤到角落,徒劳地拼凑母亲口中那句模糊的地址:“朝阳里……三栋二……501……”
问路成了第一道刀口。冷硬制服的男人被他磕磕绊绊的土话拦住,眉头拧成疙瘩:“去去去,啥朝阳里?站远点!”臂膀随意一搡,小山怀里沉甸甸的坛子一歪,险些脱手。匆忙的中年人夹着皮包掠过身边,只甩下句夹着风的话:“后生仔,看地图去!还用人问?”
地图?那些扭曲缠绕的彩线比爹的账本还天书。手机?那玩意儿在老家,能换三亩地的口粮。他臊得耳根滚烫,抱着坛子,被推搡着融入涌动不息的人潮漩涡,像一片被卷入激流的枯叶。
时间在脚下冰冷瓷砖上缓慢爬行,汗水浸透了后背,双臂早已麻木得不属于自己。他终于挪出了灯火辉煌的车站核心,街道骤然挤瘦。两旁的建筑褪去巨幕光彩,显出斑驳墙壁和窗户外斜拉起的、挂着各色汗衫裤衩的竹竿。油烟味、霉味和某种浑浊的下水道气息扑面而来,狠狠将他裹住。路灯昏黄摇曳,一个几乎被藤蔓和灰垢吞没的旧路牌勉强认出了“朝阳南路”。他心头一缩,像攀住了最后一根救命草。
顺着逼仄污秽的小巷,七拐八绕,钻进了一个更深的巷子——“朝阳里”斑驳褪色的招牌藏在成排黑黢黢的电线之后。与其说小区,不如说是个砖石堆砌的蜂巢迷宫。楼道狭窄陡峭,扶手上油污凝结成半凝固的、粘手的膜。他每登一步,坛子便撞一下肋骨,编织袋刮擦着墙角的灰泥。五层楼的高度,爬得他胸腔里拉风箱般呼哧作响。
501的暗红色铁门,门漆卷起老旧的皮。小山放下东西,沉重的坛子落在地上发出闷响。深吸一口气,那气息里混杂着几年老油垢和炒菜残留的气味。他抬起手,直接砸向门板。
“砰砰砰——”
门内传来踢踢踏踏的拖鞋声,金属锁链哗啦作响。“谁啊?!”一个沙哑、带着浓重本地腔的声音贴着门缝挤出,像被咸菜齁着了嗓子。
“表叔……是,小山。林有田家的小山。”他喉咙发紧,声音干涩。
门猛地拉开一条细缝,昏黄的灯光泄出,映亮一张油腻肥胖的脸。稀疏的头发紧贴头皮,浮肿的眼袋沉沉坠着,一件洗得发黄变形的白汗衫兜住肥硕的肚腩。这就是娘嘴里那个“在南江扎了根儿”的表叔,林福生。
那双浑浊的眼睛像探照灯般,上上下下扫过小山洗得发白的迷彩服、粗糙的布鞋、以及地上那个灰扑扑的蓝白条纹编织袋。目光最后重重撞在他怀中那个格格不入的粗陶坛子上,一丝毫不掩饰的失望和嫌弃沉在眼底。“哦,是小山啊……”他咂了咂嘴,音调拖得有点长,侧身让开,“快进快进!”
小山抱起坛子,费力地将编织袋半拖半拽地弄进了门。门吱呀关上,隔绝了楼道里仅存的一点微光。
光线骤然灰暗下来。窄小的单间斗室像个塞满破烂的盒子。一张油腻的小折叠桌,两张塑料矮凳,一张靠墙堆满了不明杂物的木沙发,空气里混合着劣质烟草、隔夜饭菜、潮湿霉变的窒息气味。墙角隔出巴掌大的小灶台,墙壁是经年烟熏火燎后的黑黄斑驳。一只蒙尘的灯泡悬在顶棚中央,散发出虚弱而惨淡的白光。
“屋头窄巴,挤不下菩萨,只能委屈土地公喽!”林福生一屁股陷进沙发,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抄起桌上一只油腻发黑的搪瓷缸,咕咚灌了一大口深褐色的茶水,喉咙里发出畅快的嗬气声。下巴随意往厕所门边光秃秃的一小片地革上一扬,“喏,那边靠墙,就那地儿了,能让你打个地铺。”
小山默默地把笨重的编织袋拖过去,紧挨着冰冷的墙角。腌菜坛子也小心地放下,挨着破旧的门框,像唯一一块来自故土的界碑。
“呵,这劳什子腌菜,你爹倒宝贝,让你千里迢迢扛过来?”林福生嘴角撇了撇,语气里掺着明晃晃的嘲弄。
“妈……怕我想家里这口……”小山垂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裤缝线。
林福生放下搪瓷缸,“哐”的一声敲在桌面上,油污震起又落下。他没再搭理腌菜,那双小眼睛精明地在小山身上滚了一圈,又落在他那个鼓鼓囊囊、沾着黄泥点的编织袋上,像是在掂量一份碍眼的垃圾。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话锋毫无预兆地一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