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起笔点题,将大观园比作超脱尘世的仙境(“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暗合皇家气派与省亲盛事。“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既赞园林巧夺天工,又隐含对皇家恩典的颂扬。“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一联,以金谷园之奢豪、玉堂人之高贵,烘托园中宴乐之盛、人物之美,富丽堂皇又不失典雅。结句“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更是点睛之笔,将省亲盛事归于皇恩浩荡,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却又不落俗套,含蓄蕴藉。
全诗语言清丽脱俗,意境开阔高远,将对园林的赞美、对省亲盛事的描绘,巧妙地升华到对皇权的颂扬与感恩,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显才情,更见政治智慧!元春越看越喜,忍不住赞道:“好!此诗清新俊逸,格调高远,更难得的是…心思灵透!” 她看向林黛玉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真正的欣赏和重视。
林黛玉微微垂首,心中却无甚波澜。她作此诗,并非刻意逢迎,只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元春(或者说元春背后的皇家)真正想听的是什么。这份玲珑剔透,是天赋,也是寄人篱下磨砺出的生存本能。
随后点戏,上演《豪宴》、《乞巧》、《仙缘》、《离魂》四出。贾瑛看得百无聊赖,偷偷从袖中摸出一个小巧的油纸包,里面是几颗他特意让秋水准备的、林黛玉爱吃的松子糖。他趁人不注意,飞快地塞到林黛玉手中。
林黛玉先是一惊,看清是什么后,心头一甜,又羞又窘,飞快地瞪了他一眼,用眼神警告他别胡闹。贾瑛却冲她得意地挤挤眼,用口型说:“饿了就吃。” 林黛玉无奈,只得悄悄藏好,心头却像那糖一样,甜丝丝的。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丑正三刻,太监请驾回銮。元春虽不忍,圣命难违,只得含泪与贾母、王夫人等执手告别,叮嘱“不须记挂,好生自养”等语,又特嘱贾政“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庶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贾政含泪启道:“臣,草莽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 一番感恩戴德,肝脑涂地之语。
元春上舆而去,众人依依不舍,直望至不见形影方回。大观园一夜盛景,终成过眼云烟。
省亲余波未平。元宵节当晚,宫里又送来元妃娘娘所制的灯谜,让大家猜了后,再各自制一个灯谜送回宫中去猜。
贾母兴致颇高,命人在正堂设下围屏灯,将元妃的灯谜和自己、众姐妹、宝玉、贾瑛所制的灯谜,都粘在屏上,下面悬着彩头,预备着晚间大家赏灯猜谜取乐。
贾政今日难得空闲,又因元妃省亲之事心中欢喜,也留了下来,陪着贾母凑趣。他的存在,如同一尊石像,瞬间让原本轻松的气氛变得拘谨肃穆起来。探春、迎春、惜春、宝钗、宝玉等人个个屏息凝神,垂手侍立,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有贾瑛,依旧是一副懒散模样,歪在椅子上,抓着一把瓜子嗑得嘎嘣响,还不时点评一下哪个灯谜没意思,惹得贾母瞪他,众姐妹则低头忍笑。
喜欢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