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王小五蹲在门口数冰溜子,突然被补锅匠的米汤桶砸了脚:"高科长," 补锅匠冻得直哆嗦,"米汤温度咋算合规?" 高小林看着申请表上的 "热力学关联表":"得跟咱办公室的暖气片一个温度," 他心想,这温度能把铁锅煮化,正好给补锅匠省点修锅材料。
陈永年的放大镜对准磨刀匠的麦麸,镜片反光晃得老吴睁不开眼:"老吴," 他用钢笔尖挑起一粒沙子,"这沙粒呈菱形,属 ' 不规则杂质 '," 他掏出《几何形状审批标准》,"必须筛成圆形,跟公章一个形状," 老吴挠着头,心想自己得带个模具去筛沙,比磨剪刀还费工夫。
当夕阳把审批科的木门染成辣椒色,长队终于往前挪动了半步。修鞋匠的糨糊桶盖上了 "公章黏合度合格" 章,剃头匠的凉面刀工得了 "齿轮级锋利度" 认证,补锅匠的米汤桶贴着 "暖气片温度达标" 标贴,磨刀匠的麦麸袋盖着 "圆形沙粒合规" 章,连弹棉花匠的棉票都多了个 "五角星蓬松度" 红圈。高小林摸着发烫的公章,感觉它像块烤火煤,把小生意人的希望都烙成了红印。
审批机突然 "咔嗒" 转了一圈,齿轮缝里的麻辣鸡块渣掉在《小商贩审批备忘录》上。赵师傅端来一盆麻辣豆腐,辣香混着糨糊的酸、凉面的辣、米汤的甜,在审批科里炸开了锅。高小林夹起一块豆腐,辣得直吸气:"赵师傅," 他望着窗外新接上的长队,"明天怕是要从煤球厂排到火车站," 赵师傅笑骂:"怕啥," 他指着审批机,"让机器喝口麻辣汤,准能转成风火轮," 他心想,这机器要是会喷火,准能把审批表都烤成麻辣鸡块。
冬季的最后一场雪扑簌簌落下来,审批科门口的长蛇阵还在扭来扭去。高小林望着玻璃窗上的冰花,突然觉得这荒诞的审批就像一锅乱炖,修鞋匠的糨糊是勾芡,剃头匠的凉面是配菜,补锅匠的米汤是底汤,全靠公章这把辣椒面提味。老马打着哈欠,搪瓷缸里的老鹰茶早凉透了:"高科长," 他望着弹棉花匠背着盖满章的棉票离开,"咱这审批,算是给小生意人搭了个公章暖房," 高小林笑了,心想这暖房漏风又漏雪,全靠小生意人自己捂热乎。
当审批机再次卡壳,卡住的是《开春小商贩升级审批表》。高小林摸着印泥盒,发现里面混着修鞋匠的糨糊、剃头匠的辣椒油、补锅匠的米汤 —— 不知谁搞的恶作剧,却让印泥有了人间烟火气。他笑了,心想这带麻辣味的红章,怕是要成为小生意人走街串巷的通行证。而门外的长队还在延伸,每个人都揣着希望,就像这永远转不停的审批机,在荒诞与生活之间,煮着一锅咕嘟咕嘟冒泡的麻辣汤,永远撒着不合规的辣椒面,永远飘着盖错章的麦麸香。
喜欢有关部门机关轶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有关部门机关轶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