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
唐太宗李世民身着明黄色龙袍,神色冷峻,高坐于中央御座之上,周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帝王之气。
殿下两侧,文武重臣们身姿笔挺,却又不约而同的屏气敛息,他们的目光,或是低垂看向地面,或是偶尔悄悄抬眼,望向御座上的李世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凝重与不安。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殿内紧绷的平静。
东突厥使者执失思力大步迈入殿中,他身着异域服饰,昂首阔步,眼神中满是傲慢与试探,一场针锋相对的交锋,就此拉开了帷幕。
“外臣执失思力拜见唐皇陛下!”
李世民抬了抬手,“执失将军免礼平身!”
“谢唐皇陛下!”
执失思力直起身子,脸上虽挂着恭敬的笑容,可眼底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此次外臣随颉利可汗前来,实因边境诸事频发,诸多误会亟待与唐皇陛下当面理清。”
李世民微微颔首,神色平静,深邃的眼眸仿若能洞悉一切,不紧不慢的说道:“哦?既然是误会,那就应该坦诚相商,可朕听闻贵军已兵临渭水便桥北岸,这阵仗怕不像是来谈和的吧!”
殿内的文武大臣们闻言,神色各异,有的微微皱眉,有的则握紧了拳头,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执失思力却是不慌不忙,嘴角一勾,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唐皇陛下莫要误会,我军原先只是在例行操练,突然听闻唐皇陛下刚刚即位,朝廷局势动荡不安,国内奸臣四处作乱,民不聊生。”
“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为向唐皇陛下表达我突厥的敬意,特意率军百万前来相助,以此增进两国情谊。”
“增进情谊?”
李世民轻轻挑眉,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那执失将军可知道,情谊二字贵在真诚,若一边以兵相胁,一边又言增进情谊,这道理怕是说不通吧!”
就在此时,朝堂之上,谏议大夫魏征出列,义正言辞的说道:“启禀陛下,兵者,凶器也。突厥大军入侵,致使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若真有增进两国情谊之心,突厥当速速退兵,以实际行动示好。”
中书令房玄龄亦上前一步,和声说道:“执失将军,大唐与突厥,本可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可如今剑拔弩张,实非百姓之福。”
执失思力脸上的笑容一滞,不过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唐皇陛下这是何意?难道我突厥两位可汗举全国之兵前来相助,还不足以表达我们的诚意吗?”
“外臣坚信,有两位可汗和百万雄兵相助,定能为唐皇陛下稳定朝廷局势,剿灭国内叛军,救百姓于水火。”
“现如今我突厥百万大军已至渭水桥北岸,只需半天的时间便可兵临长安城下,大唐的命运,如今就悬于一线之间。”
“还望唐皇陛下不要误判了形势,速速打开城门迎接两位可汗进城,否则城破之日生灵涂炭,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执失思力的一番极具挑衅与威胁的话语,如同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
大臣们纷纷怒目圆睁,有的紧握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有的气得满脸通红,胡须都因愤怒而微微颤抖。
“嘭!”
李世民猛的一拍御案,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大声喝道:“大胆执失,竟敢在我大唐的朝堂公然威胁于朕。”
“想当初,我大唐曾与你们的可汗缔结盟约,前后给了你们无数的金银,如今颉利可汗却背弃盟约,引兵深入,竟然还毫不惭愧!”
“你突厥虽是戎狄,但亦有人心,怎能恩德全忘?既然如此,那朕今日就先砍下你的人头!”
执失思力虽被李世民的雷霆之怒震慑,但仍强装镇定,梗着脖子,目光中闪过一丝惊惶却又迅速隐去。
“哈哈哈……”
“我执失既然敢来就没想过活着回去,不过明日午时之前我要是没有回去,我突厥的百万铁骑自会为我报仇,踏平长安城,唐皇陛下可要想清楚了。”
执失思力此言一出,朝堂上又是一阵哗然,尚书左仆射萧瑀眉头紧锁,立即上前一步,恭敬的拱了拱手。
“启禀陛下,如今突厥势大,不宜激怒他们,不如暂且将这执失思力礼送回去,以示我大唐的宽容,然后再从长计议。”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也随即出列,“陛下,老臣以为萧相所言极是,此刻若与突厥正面冲突,于我大唐不利,还望陛下三思。”
殿内一众文臣纷纷出言附和,“臣等附议!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并未理会两位宰相和一众文臣的话,而是大步走下了龙椅,直直地盯着眼前的执失思力,眼神似能洞察他内心的一切恐惧与不安。
“你以为朕会怕你这威胁?朕自登基以来,日夜操劳,便是为了守护大唐的江山社稷,守护百姓安宁,你们突厥屡次进犯,真当我大唐无人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