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清脆的响声打破了原有的宁静。白发老人正专心地用手中的瓷碗给小鸡喂食,却被眼前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得手一抖,那只精致的瓷碗瞬间脱离了掌控,重重地摔落在地上,碎成了无数片。
只见一名身着便装的男子,手持冲锋枪呈战斗姿态突然出现在老人面前,手中黑洞洞的冲锋枪,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
祁同伟看清眼前这位在院子里喂鸡的老人时,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这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者,不正是电视剧里那个在他身中三枪、身负重伤拼命逃亡之时,毫不犹豫地将他掩藏起来,从而拯救了他性命的恩人吗?
祁同伟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了这座破旧不堪的木屋上。岁月的痕迹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块木板和墙壁上,仿佛诉说着曾经经历过的风雨沧桑。没错,这里就是孤鹰岭,那个令他这具身体刻骨铭心的地方——既是他生命终结之处,也是剧中他与侯亮平最终对峙的场所。
回想起当时侯亮平对他的所谓“劝降”,祁同伟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呵呵......想想你的老婆,想想你的孩子,想想你的那些乡亲们!”这些话语犹在耳畔回响,但在祁同伟听来,这哪里算得上是劝降呢?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威胁和指责。
祁同伟深吸一口气,收起思绪,看向老人说道:“老人家,不要害怕。我是警察,办案路过此地,不小心惊扰了您。还请勿怪!”随即,祁同伟向面前的这位老人出示了警官证。
老人眯着眼打量着他,片刻后笑了笑道:“何谈惊扰……”随即,便弯腰从地上捡起了摔成两半的瓷碗。只是看了看手中摔成两半的瓷碗,微微叹了口气,随即将破碗扔入前方的树林当中。再次弯腰,将地上所洒落的稻谷抓了起来扬进了鸡圈里。
看到老人喂鸡,鸡吃的正香的样子。长时间水米未进的祁同伟,肚子不争气的发出一阵阵咕噜声……
听闻祁同伟肚子发出咕噜声后的老人,错愕了一番后笑道:“哈哈,你这个小同志还没有吃饭吧?”
“还没有……”
“奉命搜山,水米未进!”祁同伟尴尬的说道。
“那不嫌弃,老头子给你煮碗面条吃?”老人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道。
“这……”面对老人的热情,祁同伟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肚子虽咕噜作响,但他仍想婉拒。
只是尚未开口,便被面前的这位老人拉进了院子里。
“快进来吧,小同志。”老人微笑着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咱们先填饱肚子再说。”
祁同伟只能尴尬地笑了笑,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的确,空空如也,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好吧,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您了,老伯!”他最终点了点头,跟随老人进入了屋内!
屋内简陋但很整洁,祁同伟坐下后,老人便进了厨房忙活。祁同伟想帮忙,却被老人赶了出去。不久,老人端出一碗粗面。面条上放着些老人摘的野菜和院里的鸡下的一个荷包蛋。
虽然简陋,但对于此时饿了半天的祁同伟来讲。不亚于熊掌一类的山珍海味。祁同伟接过,狼吞虎咽起来。
祁同伟坐在那简朴的木桌前,面前是那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只见他狼吞虎咽地吃着,三口并作一口,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的饥饿都吞噬掉。他的动作虽然粗犷,却透出一种难以言表的饥饿感。
老人坐在一旁,看着祁同伟的吃相,脸上洋溢着满足和欣慰的笑容。当祁同伟吃完最后一口面,老人笑呵呵地接过空碗,步履蹒跚地走进厨房。不一会儿,他手里又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只是这次,碗里没有了那金黄的荷包蛋。
祁同伟明白,这并不是这位老人小气或抠门。他清楚,这是那个特殊时期的痕迹,是那个年代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的印记。那时,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百姓的生活并不富裕。因此,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即使是如荷包蛋这样的简单奢侈品,也可能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才有机会享用。
放下筷子,祁同伟看着眼前的老人。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那双曾经充满活力的眼睛现在也变得有些浑浊。但那双眼睛里透露出的温暖和善良,却依然如旧。老人笑着问他:“你这个小同志,都饿成这样了,还说不饿。还吃不吃了?吃的话老头子再给你下一碗。”
祁同伟轻轻摇了摇头,“不用了,吃饱了!”他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透出一种坚定和感激。他看着老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这个陌生的老人用他的朴实和善良给了他温暖和力量。
在这个简陋的屋子里,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繁复的礼仪,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祁同伟感受到了这份情感,他感受到了老人的关爱和温暖。这种情感让他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