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星晚。”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最精确的词汇,目光落在钢琴上那本被泪水模糊过字迹的稿纸,“它叫《星轨》如何?再黯淡的星辰,湮没在无垠的黑暗里,也依然固执地沿着自己既定的轨迹运行,燃烧,终会迸发出属于自己的、无法被彻底遮蔽的光芒。哪怕轨迹本身,就刻满了挣扎的伤痕。”
苏星晚猛地回头,眼眶瞬间发热发胀,喉咙被汹涌的情绪哽住,只能用力地、重重地点头,泪水无声地滑落。《星轨》——这名字像一把滚烫的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中所有积压已久的情感闸门,洪流奔涌。它精准地捕捉了那旋律中不屈的灵魂,也映照着窗外雨幕中每一个努力发光的微小存在。
接下来的日子,所有的精雕细琢、所有的反复推敲,都有了灵魂的依归和明确的方向。顾沉舟强大的数据分析,如同最精准的导航仪,帮助她筛选出最能强化这种“深陷泥泞-瞥见微光-奋力挣脱”情感曲线的配器组合与声部走向。大提琴被赋予深沉如大地的低吟,用厚重的共鸣铺垫挣扎的重量;弦乐群则负责营造广阔压抑的背景,如同密不透风的灰色天幕;而那道清澈如泉的钢琴旋律,则被赋予了引领和救赎的使命,是穿透阴霾的光束。苏星晚则像一个虔诚而忘我的炼金术士,将两人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将那个雨夜窗前感受到的庞大都市脉搏下无数微小生命的呼吸与渴望——便利店店员烟头的微光,代驾骑手被雨水浸透的背影,巴士车窗后疲惫的轮廓——一丝一缕、近乎痛苦地熔铸进每一个跳动的音符、每一句从心底呕出的歌词里。创作不再是技术,而是燃烧生命,是将灵魂的碎片投入声音的熔炉,淬炼出能照亮他人暗夜的光。
“苏星晚!准备!”
前台传来的报幕声,像一根冰冷的钢针,瞬间刺破了后台沉滞得令人窒息的空气。苏星晚猛地从回忆的深海中挣脱出来,心脏骤然缩紧,随即又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撞击着胸腔,发出擂鼓般的闷响,几乎要震碎她的耳膜。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息带着后台特有的、混合了陈旧木料、微尘、汗水和隐约松香气息的冰凉味道,直冲肺腑。就在这紧绷到极致的瞬间,顾沉舟温暖而稳定有力的手掌在她肩头轻轻按了一下。那力量透过薄薄的演出服衣料清晰地传来,像定海的神针,瞬间稳住了她狂跳的心房和几乎要脱缰的思绪。
“记住《星轨》。”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异常清晰有力,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她的心弦上,带着金属般的回响,“那是你的光。让它亮起来。让所有人,看到窗外的雨,看到那些和你一样的人。”
她站起身,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走向侧幕,每一步都踩在自己如雷的心跳上。舞台中央,那束巨大无比、仿佛能穿透一切灵魂伪装的追光正静静等待着,像一个沉默而贪婪的巨口,随时准备吞噬踏入其中的一切。她闭上眼,在最后几秒的绝对黑暗里,脑海中的画面急速闪回——是顾沉舟递过手帕时那双沉静如深海的眼眸;是深夜里他默默推过来的热可可杯口氤氲升腾的温暖雾气;是冰冷的雨滴在窗玻璃上扭曲蜿蜒、光怪陆离的霓虹倒影;是便利店员在雨中点燃的烟头微光,是代驾骑手蜷缩的背影,是巴士车窗后模糊的疲惫剪影……这些光影最终都汇聚到那束光下,汇聚成《星轨》中每一个挣扎与向上的音符。
一步踏出侧幕。
炫目的、几乎令人失明的炽烈白光瞬间吞没了她所有的视野。短暂的视觉空白之后,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轮廓才如同显影般逐渐浮现。无数道目光,带着审视的锐利、纯粹的好奇、殷切的期待,或许还有来自某个角落、林宇那冰冷刺人的嘲弄,如同无形的箭矢,全部聚焦在她身上。她走向舞台中央那架线条优雅、通体漆黑的三角钢琴,步履出乎自己意料的沉稳,只有微微收紧、用力到指节泛白的指尖,泄露着内心翻江倒海的波澜。整个演奏厅陷入一种真空般的绝对寂静,连最细微的呼吸声都仿佛被巨大的空间吸走了。空气紧绷如拉满的弓弦,每一丝微小的震动都清晰可闻。
指尖悬在冰冷光滑的象牙琴键上方,带着一种仪式感般的微微停顿。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一秒被切割成无数个微小的瞬间。
后台最深的阴影角落,林宇环抱着双臂,以一种绝对掌控的姿态倚靠着冰冷的墙壁。他的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胜券在握的弧度,如同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结局早已注定的戏剧。他的目光像淬了毒的冰凌,冷眼旁观着这开场前令人窒息的寂静审判,仿佛已经看到苏星晚在聚光灯下无所适从、原形毕露的狼狈模样。
就在下一秒,苏星晚那原本悬停在空中的指尖,仿佛承载了整个世界的重量一般,缓缓地、沉重地落了下来。
这指尖所蕴含的,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挣扎和期望,还有那无尽雨夜中的微弱光芒,以及繁华都市的模糊剪影。所有的这些元素,都在这一刻被压缩进了这一指之间,使得这一指的落下变得异常沉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