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透过防护面罩看向顾沉舟,带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探寻:“除非这病毒的核心编码……根本不是基于我们理解的碳基生物框架!它里面藏着我们完全陌生的……‘东西’!” 这个猜测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寒意。
顾沉舟的心沉了下去。时间在分秒流逝,风暴的倒计时在头顶滴答作响,而解药的最后一道大门,却被一道看不见的、来自未知领域的铁壁死死封住。方哲眼中的绝望像冰冷的针,刺穿着他强自镇定的外壳。
时间,成了最残忍的敌人。每一秒的流逝,都带着风暴迫近的腥气和病毒扩散的恐怖阴影。指挥中心巨大的倒计时牌上,红色的数字无情地跳动着:144:32:17。顾沉舟站在战术台前,如同风暴中心一块沉默的礁石,承受着来自三个方向的滔天巨浪:气象武器的毁灭阴影,内鬼的致命潜伏,解药研发的绝望瓶颈。
不能再等了。必须主动出击,在风暴成型前,在赵宇察觉前,在实验室彻底陷入死胡同前,撕开这令人窒息的铁幕!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疲惫尽褪,取而代之的是孤注一掷的锐利锋芒。命令通过加密频道,瞬间传递到早已待命的两个关键小组。
“星晚,” 顾沉舟的声音沉稳而凝重,“‘捕蛇’行动,启动。目标:赵宇。要求:全程隐秘监控,记录一切异常接触、物品传递、通讯行为。寻找他与气象节点可能关联的直接证据。没有我的最终命令,绝不动手打草惊蛇。你的任务,是成为他影子里的影子。”
频道另一端,身处基地深处某个伪装成废弃仓库的临时监控点内,苏星晚利落地检查着手中一把经过特殊消音和电磁屏蔽处理的微型冲锋枪。她脸上还带着东南防线战斗留下的浅淡伤痕,眼神却冷冽如冰。“明白,影子模式。保证让他感觉不到一丝风。” 她的声音透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在她身后,数名精挑细选的“夜枭”小队成员无声地整理着微型无人机、激光窃听器、乃至伪装成基地工程虫的纳米级追踪器,如同即将编织一张无形巨网的蜘蛛。
“雷刚,” 顾沉舟切换频道,“‘寻针’行动,同步启动。目标区域已传输。任务:在风暴降临前,将那些该死的‘注射器’给我从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的烂泥里抠出来!不惜一切代价!”
通讯另一端,传来一阵低沉而粗粝的笑声,伴随着重型越野引擎暴躁的轰鸣:“放心吧头儿!老子就喜欢这种大海捞针的活儿!针没捞到,老子把海给他翻过来!” 雷刚,基地最富经验也最桀骜不驯的侦察队长,此刻正驾驶着一辆经过深度改装、覆盖着厚重复合装甲和反探测涂层的“剃刀”全地形侦察车,咆哮着冲出基地隐秘的侧门。在他身后,三辆同样狰狞的武装侦察车紧紧跟随,扬起漫天烟尘,一头扎向远方那座超级都市周边、如同巨兽匍匐般的地平线。车里满载着最先进的地质雷达、能量嗅探阵列、大气异常波动监测仪,以及……足够打一场小型战争的弹药。
两把利剑,一内一外,无声地刺向迷雾的核心。顾沉舟的目光扫过战术台上代表苏星晚和雷刚的两个闪烁光点,最终落回那片代表实验室区域的蓝色光斑。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大步走向气密门的方向。
“方博士,” 顾沉舟的声音在实验室内部通讯响起,“给我一套防护服。从现在起,实验室就是我的前线指挥部。风暴来临前,那道墙,我们必须撞开!”
后勤部所在的B7区,永远弥漫着一股机油、润滑剂、消毒水和新出库物资混合的独特气味。巨大的仓库穹顶下,高耸的货架如同钢铁丛林,自动运输平台如同勤劳的工蚁,在规划好的轨道上无声穿梭。这里是基地的血管,维持着庞大躯体运转的养分输送。
苏星晚如同一滴水融入了这片钢铁与秩序的“丛林”。她此刻的形象与战场上的“银狐”判若两人——深蓝色的工装连体服略显宽松,沾着几处不起眼的油污,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戴着一顶印有后勤维修标识的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她推着一辆装满各种规格管钳和能量线路检测仪的工具车,动作娴熟而略显迟缓,像一个刚刚入职不久、还在努力熟悉环境的普通维修技工。
她的“工作区域”,被巧妙地划定在距离赵宇独立办公室约三十米外的一个大型能量管道交汇节点附近。这里视野相对开阔,能观察到办公室门口及附近通道的大部分情况,密集的管道和设备又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掩护。工具车的一个不起眼的隔层里,隐藏着微型无人机的中继控制器,另一个伪装成普通水平仪的设备,则是高精度激光窃听器的接收端。
时间在枯燥的“维修”工作中缓慢流逝。苏星晚半蹲着,用一把多功能扳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拧着管道上一个无关紧要的阀门接头,眼角的余光却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一刻不停地扫描着赵宇办公室那扇紧闭的合金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