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大佐,您的手术刀理论听起来很美妙,”杰克逊准将毫不退让,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地逼视着对方,“但时间呢?我们没有时间!‘阴影协会’的全球袭击每分每秒都在制造灾难!等您的小股部队像蚂蚁搬家一样渗透进去,外面的世界可能已经化为废墟!而且,您如何保证分散的力量在遭遇对方重兵围剿时,不会像水滴一样被轻易蒸发?”
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理念,如同两股汹涌的暗流,在指挥室内激烈碰撞。支持快速突击与支持隐秘渗透的指挥官们迅速站队,争论声浪陡然升高,各种战术术语和数据在空中激烈交锋。地图上的标记成了各自观点的注脚,每一次点击都仿佛带着火药味。紧张的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
就在争论趋于白热化,甚至开始带上个人情绪化的指责时,一个身影悄然离开了主控台,走到环形会议桌的中心。是苏星晚。她没有立刻开口,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平静而深邃地扫过每一位情绪激动的指挥官。她的存在本身,就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激烈的争论声在她的注视下,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沸腾水面,渐渐平息下去。
“诸位,”苏星晚的声音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穿透喧嚣的宁静力量,“我们争论的焦点,是如何突破那三层死亡屏障。无论是正面强攻的雷霆之势,还是隐秘渗透的无声之刃,其本质,都是在寻找一个‘窗口’,一个让敌人防御系统暂时失明、失聪甚至瘫痪的瞬间。”
她的目光转向巨大的屏幕,纤细的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复杂的防御模型被缩小,切换成一个动态的全球气象云图。一个巨大的、如同宇宙旋涡般的红色气旋正在风暴洋深处缓慢生成,其前端狂暴的云带,正不偏不倚地朝着目标孤岛的方向移动。
“气象预测模型显示,代号‘海神之怒’的强热带风暴,将在七十二小时后,其核心风眼边缘将直接掠过目标岛屿。”苏星晚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天机的冷静,“最大持续风速预测超过十五级,伴随强降雨和雷暴。风暴期间,巨浪将彻底搅浑近海,强大的电磁脉冲和电离层扰动,将严重干扰甚至瘫痪其依赖精密电子设备的声呐探测阵列、雷达系统以及通讯网络。”
随着她的解说,屏幕上模拟出风暴侵袭岛屿时的景象:滔天巨浪拍打着礁石,狂风将树木连根拔起,密集的闪电如同银蛇狂舞,整个岛屿笼罩在一片混沌的能量风暴之中。代表防御系统的光点,尤其是外层声呐阵列和中层的部分雷达站,开始剧烈闪烁,甚至大片熄灭!
“风暴,”苏星晚的指尖最终点在屏幕上那片狂暴的漩涡之上,声音斩钉截铁,“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窗口’!一个由大自然赋予的、无法被敌人完全预知和防御的混乱契机!它将暂时遮蔽‘深渊王座’的眼睛,扰乱它的耳朵,削弱它的爪牙!这是我们发起致命一击的唯一、也是最佳时机!”
指挥室内陷入一片短暂的寂静。所有指挥官的目光都聚焦在那片旋转的风暴云图上,眼神中的争论和焦躁被一种新的、混合着震撼与希望的光芒所取代。勒克莱尔上校紧锁的眉头缓缓舒展,杰克逊准将眼中的锐利也沉淀下来,山本一郎大佐则微微颔首,露出深思的神情。
“利用天时……”山本大佐低声自语,带着一丝由衷的叹服。
“时间窗口很短,”顾沉舟适时接过话头,声音沉稳有力,“风暴的巅峰破坏期预计只有六到八小时。我们必须在这短暂而宝贵的混乱期内,完成突破、登陆、突入核心区域的任务。这要求我们摒弃门户之间,整合所有力量,制定一个高度协同、精密到秒级的作战计划。任何一环的延误或失误,都将导致灾难性后果。”
共识,在风暴的启示下达成了。争论的坚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和必须精诚合作的沉重压力。
接下来的数十个小时,整个联合指挥中心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核心。巨大的屏幕上,分割成无数区域:实时更新的风暴路径预测、岛屿防御系统的动态弱点分析、各参战部队的集结位置、装备状态、后勤补给线……参谋人员穿梭忙碌,通话声、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汇成一片紧张的背景音。
一份名为“雷霆破晓”的联合行动方案,在无数次的推演、争吵、修改中逐渐成型。
“空中突击集群由美洲‘游骑兵’第一营、欧罗巴‘风暴突击队’A组担任尖刀,”顾沉舟站在巨大的三维沙盘前,手中的激光笔指向岛屿核心区域上空,“利用风暴对防空雷达和通讯的最大干扰期,搭乘最新型‘夜枭’隐身突击运输机,在超低空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以最高风险系数实施伞降,目标——直接落点控制岛屿中央指挥枢纽‘主脑’建筑外围!”
沙盘上,代表突击运输机的蓝色光点,如同离弦之箭,顶着模拟风暴的红色旋涡,强行刺向岛屿心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