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呼啸,像是有人在天上敲打了一面巨大的鼓,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
黄蟹缩着脖子,一边哈气暖手,一边盯着手腕上的导航仪,“这玩意儿要是再失灵,我就把它炖了喝汤。”
“老板,导航仪不是锅。”技术员小李扶了扶眼镜,声音被呼啸的风声撕扯得支离破碎。
“那我换个说法——我要给它写封信,控诉它的不忠。”黄蟹一脸认真。
队伍里有人忍不住笑出声,但很快就被风吹得闭上了嘴。
他们正穿过一道狭窄的峡谷,两边是陡峭的岩壁,头顶不断有碎石滚落。风速已经超过了25米/秒,能见度不足三米,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和呼啸的寒风。
“大家小心脚下!”黄蟹大声喊,“别掉队!”
队伍分成两组,用绳索连接,交替掩护前进。每个人都像一个移动的棉花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
突然,走在中间的一名队员停下脚步。
“怎么了?”黄蟹问。
“你看这个。”他指着左侧岩壁上的一道刻痕,“有点奇怪。”
黄蟹凑过去一看,果然,那些痕迹像是被人刻意雕刻出来的,形状有些像波浪,又像是某种频率图谱。
“记录下来。”他对身后的记录员说,“等回去交给工程师分析。”
“老板,你不会又要说什么‘这可能是外星人留下的摩斯密码’吧?”小李翻了个白眼。
“我本来想说是古人留下的WiFi密码。”黄蟹耸耸肩,“但你说得也有道理,说不定真是外星人。”
“……”
继续前行没多久,通讯设备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电流声,接着彻底黑屏。
“坏了?”黄蟹皱眉。
“电磁干扰太强了。”小李赶紧检查设备,“核心模块可能受潮了。”
“备用零件呢?”
“只有一套。”小李叹了口气,“修不好就彻底凉了。”
“那就修好。”黄蟹拍拍他的肩膀,“我相信你,就像相信我家楼下那个总能修好电饭煲的修鞋匠。”
“老板,我现在很紧张,你能不能别讲冷笑话了?”
“不行。”黄蟹摇头,“紧张的时候听点轻松的,有助于稳定心率。”
“……”
小李深吸一口气,开始拆解设备。他先用加热装置缓慢烘干核心模块,然后更换了一个滤波电容,并重新校准频率接收器。
“成了吗?”黄蟹探头问。
“还不知道……”小李按下开关,屏幕亮了一下,随即熄灭。
“……”
“再来一次。”他咬牙。
第二次启动后,设备终于恢复了部分功能,虽然信号依旧微弱,但至少还能接收到一些断断续续的信息。
“不错不错。”黄蟹满意地点点头,“下次你去我家修电视,分文不取。”
“谢谢老板。”小李欲哭无泪,“我真怕它再也起不来了。”
“它现在不是活得好好的嘛。”黄蟹拍了拍设备,“就跟初恋一样,虽然有点迟钝,但终究还是回来了。”
“……”
天色渐暗,气温骤降到了零下四十度,狂风夹杂着冰渣,像是无数把微型飞刀在脸上乱刮。
“找个地方扎营!”黄蟹下令。
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岩石后搭起了临时营地,点燃了篝火。几名防寒服破损的队员围坐在火堆旁,瑟瑟发抖。
“热能毯还剩多少?”黄蟹问物资员。
“每人只能分到半张。”物资员苦笑,“优先保障体力差的。”
“行。”黄蟹点头,“剩下的我们几个轮流捂着。”
他把自己的热能毯让给了一个年轻队员,自己则抱着膝盖蹲在火堆旁,像个老干部似的沉思。
“老板,你不冷吗?”小李递来一杯热水。
“冷啊。”黄蟹接过杯子,“但我是个有担当的男人。”
“你是怕冷得跳脚太丢脸。”
“你怎么这么了解我?”
“因为每次训练我都站在你旁边。”
“……”
夜渐渐深了,篝火映照着每个人疲惫的脸庞。就在众人快要入睡时,设备忽然“滴”的一声,信号强度猛然增强。
“咦?”小李立刻坐直了身子,“信号变强了?”
“嗯?”黄蟹也警觉起来,“是不是火堆影响了什么?”
“有可能。”小李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调整参数,“不过这种变化太短暂了,刚刚又恢复正常。”
“有意思。”黄蟹眯起眼睛,“看来我们靠近了。”
“老板,你还打算继续追踪?”
“当然。”黄蟹咧嘴一笑,“你以为我千里迢迢跑这儿来是为了看雪景?”
“我以为你是来体验极地生存课程的。”
“那你也太不了解我了。”黄蟹拍拍他的肩膀,“我来这里是找答案的。”
第二天清晨,队伍继续出发。
前方是一片磁暴区域,所有的电子导航设备都开始疯狂跳动,完全失去了方向感。
“完了。”小李看着屏幕上乱跳的数据,“咱们要靠运气活着走出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