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李万年的确说过,凡事都要以律法为先,哪怕是他,对无罪之人,也不能妄加杀戮。
而且,就算对方有罪,他也不能诛杀,要交给律法去处置。
总的来说,就是走个流程。
可是,如今郑浑跟那个秦立,却凭借一段符节,让兖州和东郡群龙无首。
此番作为,哪怕李万年,也不知该如何替他们平反。
“陛下,微臣还是认为,这件事事出有因,如果是冯冕他们,要杀崇德侯在先,崇德侯杀了他们,也是理所当然!”鲁吉再次开口,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让于华峥也冷冷看了他一眼,闪过一道杀意。
太尉冯征走上前,声泪俱下:“陛下,胞弟冯冕,勤勤恳恳,忧国忧民,怎么可能平白无故,要杀陛下派出的使臣?”
“是啊,陛下,而且,兖州回来的汇报中,也没提到,冯刺史要杀崇德侯他们一说!”右中郎将也开口,一语中的。
这次苟杵他们派来的使臣,已经说明了事情经过。
郑浑他们的确是毫无缘由就开始杀人。
这在大汉,是绝对不允许的。
“报,报,不好了,陛下!!”
正当李万年为难,而其他群臣步步紧逼,几乎没有群臣,替郑浑发言时,一道焦急的呐喊声,自殿外传来。
一个宫门护卫跑了进来,跪在了大殿中间。
“陛下,兖州又出事了!”
李万年心里“咯噔”了一声!
本来,他就正在犯难,现在又出事了?
而其他群臣一听,也都目光一凝!
他们怎么不知道,这肯定是郑浑又犯浑了!
郑厚差点没背过气去,觉得郑浑真的完了。
“什么事情?”李万年急切问道。
想象中的好消息并没听到,那宫门护卫道:“陛下,郑浑让人劫持东郡士绅,逼迫他们捐款,不同意者都杀了……”
其实,秦立就杀了两个士绅,这护卫明显也是太尉一伙儿的,想把事情搞大。
李万年越想保住郑浑,上天好像就越不给他这个机会。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群臣听到这话,彻底沸腾了。
“陛下,崇德侯随意杀人,逼迫黎民,如果再让他在兖州待下去,不一定做出什么事情!”右中郎将疾声痛呼。
“陛下,微臣请求,立即派人,把郑浑抓回来!”
“还有那个秦立,他连朝廷命官都算不上,竟然也凭借郑浑,在兖州作威作福!”
“对,请求陛下,派人把他们俩抓回来!”
于华峥嘴角勾起一抹不自觉差的冷笑。
他没想到,刚刚杀了兖州官员,郑浑就又作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如此一来,就算陛下护他,也护不住了!
就连御史大夫那一派的大臣,都不敢说话了。
现在郑浑胡作非为,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当真比以前的无道之臣贺瑶还要暴戾。
“陛下,莫非想崇德侯,成为第二个贺瑶?”太中大夫再次开口。
此话一出,李万年猛地抬起头。
群臣都是死死盯着他,不肯让步。
甚至,一些忠臣良臣,也都瞳孔皱缩,明显对这个名字,心生忌惮。
在李万年的父亲,文帝时期,有一个宠臣叫做贺瑶。
他本来是一位给侍中,负责平时伺候在皇帝两侧。
可是,有一次文帝去让他负责监察群臣百官,他至此作威作福起来。
群臣跟文帝汇报其罪行,文帝以为是小事,不以为意,后来那贺瑶越来越过分,最后满朝文武,无一不惧怕他。
哪怕是现在的于华峥,也都非常怕他。
后来贺瑶功高震主,甚至逼迫尚书令,篡改诏书,想要废了文帝。
被发现后,这才被诛杀。
可是当时,宫中大部分都是他的党羽,他发动扰变乱,差点倾覆李氏皇朝。
杀了他后,走诛杀了他的党羽,导致朝廷无人可用,于华峥他们这才升任上来了。
“陛下,郑浑他们,作威作福的尾巴已经显露出来,请陛下以前事为戒啊!”
“你,你们,郑小侯爷光明磊落,跟那贺瑶,怎能相提并论?”鲁吉脸色涨红,质问群臣。
“哼,当初贺瑶时,别人也以为他不是那种人!”
“灾患的征兆已经出现,请陛下明断是非!”
就连御史大夫那帮群臣,也都忌惮起来。
当初贺瑶之乱,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听到这帮群臣,竟然拿自己儿子比做贺瑶,郑厚差点没骂出来。
贺瑶那是什么人,大奸臣,最后被诛灭三族的。
这帮狗东西,竟然说他二儿子是下一个贺瑶,难道是说,他们百战侯府,也应该被诛灭三族吗?!
“陛下,如果陛下执意护着崇德侯,微臣请求告老还乡!”于华峥开口。
此话一出,李万年心神俱颤。
他看得出,这帮人是在逼迫他。
真让于华峥告老还乡?那朝廷肯定要崩溃!
“于公言重了!”李万年说道:“朕也没说,不惩处他,那这件事,你去安排吧,先把人带回来,至于如何惩处,查正之后再行判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