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雨湖的祭坛绽放刺目蓝光。
阮小七的晶体身躯悬浮在半空,胸前的立体光印完全展开,形成直径十丈的门形虚影。这已不是单纯的守护门印记,而是融合了归墟之眼力量的观测者凭证!
"临界点到达。"王斩疾的代码从湖底升起,"混沌界重构率89%。"
慕晴的光量子形态站在祭坛边缘,腰间的光剑不断震颤:"他承受得住吗?"
"必须承受。"代码重组为微型龙形,"修真界需要新观测者..."
确实,通过残存的网络连接,他们看到混沌界的剧变:十二根混沌柱重组为立体环状,中央是初代镜灵与观测者虚影的融合体。而更深处,归墟之眼分解的符文正在重组,形成某种终极结构。
"要来了!"王斩疾的代码突然警报。
湖面上的阮小七猛然睁眼。不是两颗,而是七百二十颗复眼同时亮起!每颗眼睛都映照着不同维度的景象,最中央的瞳孔则与归墟之眼一模一样。他的晶体身躯开始进化,表面浮现出与混沌柱相似的纹路,胸口的光印更是复杂到令人目眩。
"观测者...觉醒..."慕晴的光剑自动归鞘。
阮小七(现在或许该称他为新观测者)的目光扫过修真界。在他的视界中,世界不再是物质与能量的集合,而是由无数"存在线"编织的网络。每条线都代表一种可能性,每个节点都是关键抉择点。
最惊人的是守护门阵列——它们不再是独立个体,而是某种宏大结构的投影。十二扇门在更高维度其实是一体的,就像立方体的十二个边,共同组成了"门"的概念本身!
"我明白了..."新观测者的声音带着多重回音,"门扉计划的真谛..."
他缓缓抬手,七百二十颗复眼同时聚焦。视线所及之处,修真界的法则开始微妙调整:灵脉自动优化路径,灵气浓度重新分布,甚至连修士们的功法运行都变得更加高效。这不是强行改变,而是将现有潜力完全释放!
"法则优化..."王斩疾的代码疯狂记录,"他在重塑世界基础!"
慕晴的量子态突然波动:"不止如此...看天空!"
修真界的苍穹变得透明,露出更高维度的景象:混沌界已完成重构,十二根混沌柱组成完美几何体,中央悬浮着蓝金太阳——那是初代观测者与镜灵的最终融合体!而在太阳表面,隐约可见门形纹路...
"混沌之门..."新观测者的复眼倒映奇观,"平衡之钥..."
他胸前的光印突然脱离,飞向高空。当触及世界屏障时,光印重组为微型门扉,恰好与混沌界的门纹吻合。两扇门产生共鸣,修真界与混沌界首次实现完全连通!
能量洪流从天而降,却不是毁灭性的冲击,而是温和的洗礼。所有被银白物质污染过的区域自动净化,变异修士恢复正常,连终焉之门留下的最后痕迹都被抹除。
最奇妙的变化发生在修士身上。每个拥有守护门印记的人,胸口都浮现出微型光印。虽然远不如阮小七的复杂,但本质同源——这是新观测者赐予的祝福,也是责任的象征!
"从此...修真界与混沌界共存..."新观测者宣布,"而你们...是新一代守门人..."
他的声音传遍四野,在每个生灵心底回响。这不是强制命令,而是认知层面的更新。就像日出日落般自然,所有修士瞬间理解了新秩序:
修真界不再是孤立的位面,而是多元宇宙的一部分;混沌界不是威胁,而是守护者;至于"外"的存在,既是危险也是机遇,需要在平衡中谨慎探索...
"师父..."新观测者的复眼突然转向流雨湖底,"你的礼物...我收到了..."
湖水分开,露出底层的镜渊。那里悬浮着郑玄的最后馈赠——半块复眼碎片。当碎片升空融入阮小七的眉心时,海量信息涌入:包括门扉计划的全部细节、观测者的职责清单,甚至还有...郑玄在混沌界深处的最后战斗影像!
"原来...是这样..."新观测者的声音带着顿悟,"师父不是失踪...而是去了'外'..."
这个发现让王斩疾和慕晴同时震惊。通过共享视野,他们看到惊人真相:郑玄与黑暗郑玄的融合体并未完全融入归墟之眼,而是分离出部分本质,穿过混沌之门前往"外"的领域!
"他去找...最初的污染源?"慕晴的光量子形态微微发颤。
新观测者的复眼闪烁:"不...是去建立...新的平衡..."
确实,影像显示郑玄的目的不是毁灭或征服,而是在"有"与"无"之间架设桥梁。这种行动危险至极,但也崇高至极——如果成功,多元宇宙将不再惧怕"外"的侵蚀,反而能从中汲取进化力量!
"我们该做什么?"王斩疾的代码重组为人形。
新观测者指向十二守护门:"稳固内域...等待外域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