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凤听见女儿的夸奖不好意思,和刚刚的风风火火、运筹帷幄完全不一样,“这算什么?你读书那才叫厉害。”
林观复认真地反驳,“妈妈不要这么说,读书厉害,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妈妈做的这些同样是一门学问,我就不懂。”
李彩凤刚想要爽快地说她教她,但看着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女儿,突然顿住,“你以后去买东西就去大商场,我们这些小地方的店就是赚你不会砍价的钱。”
没见清仓大处理的货她还能砍下三块钱嘛。
林观复确实不知道砍价,总不能真什么都对半砍,“所以说妈妈很厉害。”
李彩凤没觉得会砍价买东西是什么厉害的事,但再三被女儿夸奖肯定,心里也美滋滋的,一美滋滋就想给她花钱。
“热了吧?我们去买个雪糕。”
林观复一看1块钱的雪糕立刻拉着李彩凤离开,她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为了一块钱的雪糕舍不得。
“回家喝酸梅汤吧,雪糕吃起来嘴里不解渴。”
通知书是7月25号收到的,林观复7月28号去县一中报到的时候全家出动,临出发前又检查了一次带的东西,出门的时候李彩凤来来回回上下楼两次,林大勇不知道检查了多少次要带的证件。
林观复在两个大人里面稳重得不像样。
县一中第一批录取的人数不多,通知书都是分批次发下去,注册报到的时间也很好的错开,但也有一百多人,全部都是县一中的重点班。
林大勇找到分班信息,三个人就往一班走,一班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林观复乖巧地排着学生的队伍,周围都是家长们嘈杂的声音,林大勇和李彩凤看起来有些紧张,表现就是脸上严肃得很。
他们确实很紧张,基本上家长都陪着孩子来报到,有普通家庭的就有一看就穿得好的家长,他们难免害怕给林观复丢脸。
前面的报道基本就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等到了林观复这里,她将准备的材料交上去,突然问道:“夏老师,您好。我是一班的林观复,看到通知书上说要进行开学考试有奥数和英语科目,奥数考试的知识范围是超小学知识纲要内容吗?”
夏婷没想到有人问,看着眼前一身清清爽爽不骄不躁的林观复,她记得这个名字,毕竟是前三名,分到她班上她自然重点关注。
“是超纲的内容,但你不用担心,这次的开学考试不影响你们进校的分班。”
林观复觉得自己猜对了,这次考试应该是摸底,学校想要打造实验班参加竞赛来增加学校的荣耀。
“谢谢老师,我要办走读,这是我的自行车执照复印件。”
夏婷暗道现在的女孩子还挺早熟,旁边的家长可都是安静下来听她们说话,“你的资料准备得很齐全,在假期学得?”
林观复点点头,“嗯,我爸爸妈妈在下班回家后专门腾出时间教我的。”
林大勇和李彩凤注意到夏婷看过来的眼神,好悬没躲开。
面对老师,还是女儿未来的班主任,明明看起来是个斯文的老师,但依旧给他们很强的压迫感。
夏婷收回眼神,“好啦,我这里的工作差不多结束,接下来你们去财务处交学费,领到票据后保存后,开学领书本和校服还需要。你既然办走读的话,还要到后勤处办自行车牌,每个月要检查。”
林观复记得清清楚楚,旁边的林大勇和李彩凤都记不来,完完全全就是以林观复为主导,看得旁边不会说话的家长都一愣一愣的。
林观复走出来的时候拉过李彩凤的手,“爸,妈,我们先去交学费。”
林大勇和李彩凤这才如梦初醒,和夏老师再见就离开,亏他们在家还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没想到都被女儿安排得妥妥当当。
三人还没走远就听到后面有家长打听。
“夏老师,刚刚那个同学你们认识啊?”
他们说什么林观复不知道,财务处又要排队,收现金的时候还要用专门的信封包住,在上面写上学生的名字。
198的学费看得林观复眼皮一跳,这会儿读书真心不便宜,而且这还是单纯的学费。
接下来的学杂费零零散散的也不少,教材费、校服费等等下来,又花了将近200块,林观复有看到排队都愁眉苦脸的家长,显然这笔钱也不是谁都能拿出来。
林大勇和李彩凤倒是交钱交得开开心心,李彩凤更是把票据小心翼翼地塞到包里最里面的夹层。
李彩凤:“我们再去把自行车牌办下来就结束了”
忙活下来也很累,排队都排够了。
林观复还看到了“排队黄牛”,而且听了一耳朵,居然要价50。
她都忍不住心动,排队再枯燥再麻烦也不值50啊,现在绝大多数工人每天的收入都没这么多。
林大勇和李彩凤也很羡慕,林大勇看得更多,“这个是赚钱,火车站排队卖票的人更多,但也很容易受骗。谁也不能保证那些票贩子手里真的有票,有的纯粹就是带着要坐火车的人往车上冲,然后自己在那吵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