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汉元帝很节俭,修建渭陵的时候就没有迁移百姓、另建城邑;汉成帝开始修建初陵,几年后,又喜欢上霸陵曲亭的南边,就重新在那里修建陵墓。将作大匠解万年让陈汤上奏,请求为初陵迁移百姓、建立城邑,想借此为自己邀功,求得丰厚的赏赐。陈汤也趁机请求自己先迁移过去,希望能得到好的田地和住宅。汉成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果然开始修建昌陵邑。
夏天,把郡国里家财五百万以上的五千户豪强迁移到昌陵。
五月癸未日,有三颗陨石落在杜邮。
六月,封中山宪王的孙子刘云客为广德王。
这一年,城阳哀王刘云去世;他没有儿子,封国被撤销。
评论
这九年里,西汉王朝看似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诸多事件反映出当时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
在政治权力交接上,王凤病逝引发一系列人事变动。王凤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不顾汉成帝最初意向,力荐王音接替自己,致使王谭心生不满,王氏家族内部出现裂痕。这种基于个人亲疏与喜好的权力传承,并非以才能和品德为首要考量,严重影响了朝廷权力结构的稳定性与公正性,反映出外戚势力在朝廷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皇帝的意志被削弱。
社会层面,颍川刑徒起义反映出底层民众对现状的不满与反抗,说明当时社会矛盾已逐渐积累并激化,百姓生活困苦,统治阶层却未能有效解决,为王朝的稳定埋下隐患。
汉成帝的行为也成为王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他不仅微服私游,沉迷于斗鸡、走马等玩乐,不理朝政,其名声在外流传,严重损害了皇帝的威严与形象,更让民众对朝廷失望。而且面对灾异现象和臣子的劝谏,他置若罔闻,丝毫不思改变,这不仅显示出他的昏庸与固执,更反映出整个朝廷对国家命运的麻木不仁。
在陵墓修建一事上,汉成帝朝令夕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昌陵,还大规模迁移百姓,这不仅加重了百姓负担,也反映出统治阶层的奢侈浪费与不恤民力。而解万年与陈汤为求私利,怂恿皇帝做出这一决策,进一步凸显出官场的腐败与钻营之风。
边疆方面,乌孙局势的变动以及西域各国对段会宗的期盼,显示出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虽仍存在,但需得力官员维持。这表明边疆地区的稳定对汉朝的统治至关重要,然而朝廷内部的混乱与腐败,可能会间接影响对边疆的有效治理。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西汉王朝,在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皇帝昏庸、奢侈浪费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下,正加速走向衰落的深渊,曾经辉煌的大汉帝国已摇摇欲坠。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