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的喧嚣渐渐散去,京城重归平静。夜色如墨,笼罩着这座巍峨的皇城。萧沅独自站在青云门在京城的据点小院中,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却是一片混沌。
自那次成功铲除慕容风旧部余孽后,他与柳萱在京城的暗查行动也暂时告一段落。这些日子,柳萱不止一次向他提起归隐江湖的想法。柳萱的话语温柔而坚定,眼中满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萧沅,这些年我们在江湖中漂泊,又在这皇宫的暗流里周旋,如今大局已定,何不和我一起离开这是非之地?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种种花草,舞舞剑,过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日子。”
柳萱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萧沅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他又何尝不想与心爱之人远离尘世纷扰,共度余生?那些关于田园生活的美好画面,也曾无数次在他脑海中浮现。清晨,伴着鸟鸣醒来,与柳萱一同在小院中练习剑法;午后,坐在葡萄架下,听柳萱弹奏那把他为她寻来的古琴;夜晚,两人并肩躺在草地上,细数满天繁星。这样的日子,想想都让人心醉。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简单。萧沅与容珩相识多年,两人虽身份悬殊,却有着深厚的情谊。容珩未登基之时,他们便曾一同闯荡江湖,结下了过命的交情。容珩登基后,萧沅更是暗中守护着他,为他铲除了许多威胁皇权的隐患。而卫蓁蓁,作为容珩的皇后,也是萧沅敬重的朋友。她善良贤淑,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萧沅也一直以朋友相待。
尤其是容砚三兄妹,萧沅看着他们从牙牙学语,成长为如今懂事可爱的孩子。容砚天资聪颖,心怀大志,让萧沅看到了未来明君的影子;容璋活泼机灵,虽年纪小,却十分重情重义;容玥天真烂漫,每次见到他都会甜甜地喊着“萧叔叔”,还会踮脚给他递上一杯凉茶。想到这些孩子,萧沅心中满是不舍。他担心自己离开后,若再有心怀不轨之人算计这些孩子,谁来保护他们?
这些复杂的情感,在萧沅心中交织缠绕,让他陷入了痛苦的两难抉择。他想回应柳萱的期待,却又无法轻易放下对容珩一家的责任。
这日,萧沅如往常一样,来到皇宫向容珩汇报一些江湖上的消息。在御书房中,容珩放下手中的奏折,笑着对萧沅说:“萧兄,这些年多亏有你,若不是你,朕这皇位怕是坐不安稳。如今朝廷渐渐步入正轨,你也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打算了。”
萧沅心中一动,犹豫片刻后,开口道:“陛下,不瞒您说,柳萱一直希望我能与她归隐江湖,过些平静的日子。只是……”
容珩似乎早已料到萧沅会有这样的困扰,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你与柳姑娘情深意重,她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只是朕实在舍不得你离开,这皇宫内外,朕能真正信任的人不多,你算一个。而且砚儿他们几个孩子,也都与你亲近,若是你走了,他们怕是要难过许久。”
萧沅听了容珩的话,心中更是纠结。他知道容珩所言句句属实,自己在这皇宫中,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一想到柳萱期待的眼神,他又觉得愧疚不已。
从皇宫出来后,萧沅漫无目的地走在京城的街道上。街边的小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可他却无心欣赏。路过一家酒馆时,他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要了一壶烈酒,一杯接一杯地往嘴里灌。
“萧大侠,一个人喝酒,不觉得寂寞吗?”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萧沅回头,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江湖老友。那人在他对面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说道:“听说你这些年一直为皇家效力,怎么,忘了我们这些江湖兄弟?”
萧沅苦笑着摇摇头:“怎么会忘,只是身不由己罢了。”接着,他将自己心中的纠结与困惑,一股脑地向老友倾诉了出来。
老友听后,沉思片刻,说道:“萧兄,人生在世,本就难以事事如意。你对皇家有情有义,这没错;你对柳姑娘的爱,也无可指责。但你终究要为自己的幸福考虑。你想想,若你一直留在这皇宫,看着柳姑娘失望难过,你自己能开心吗?可若是你随她归隐江湖,心中又放心不下皇家,怕是也难以安心。”
老友的话,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地刺进萧沅的心底。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直不愿面对罢了。
回到据点小院,柳萱正在院中练习剑法。月光下,她的身姿轻盈灵动,剑光闪烁,宛如仙子。看到萧沅回来,柳萱收起剑,走到他身边,关切地问道:“你今日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在皇宫遇到什么事了吗?”
萧沅看着柳萱,心中满是愧疚。他轻轻握住柳萱的手,说道:“萱儿,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久。关于归隐江湖的事,我……”
柳萱看着萧沅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一紧,强笑着说道:“没关系,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难抉择。我可以等,等到你想清楚的那一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