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星灯塔成功实现“降频缓冲”后,西格玛谷的强制同化效应被有效遏制在可控范围内。双生花的信息流变得稳定而富有价值。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艾欧斯回音联合火星科学家,终于初步模拟出了“轮回之宇”那种在微观尺度短暂逆转熵增的“潮汐-共振”模型(被称为“逆熵涟漪”)。虽然距离实际应用还很遥远,但这无疑是一道刺破熵增阴影的曙光。
摇篮舰队谨慎地遵循着“跃迁冷却周期”航行。在名为“寂静回廊”的星域边缘,星图号探测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持续存在的意识信号。循迹而去,他们发现了一片漂浮在星际尘埃中的、由无数破碎行星残骸构成的“坟墓星带”。而在星带中心,一块巨大的、散发着微弱翠金光芒的水晶碎片静静悬浮着。
这碎片的气息,与露娜的水晶玫瑰同源!但更加古老、巨大,且蕴含着更磅礴但也更不稳定的秩序之力。碎片周围,空间异常“凝固”,“熵之涟漪”几乎无法产生。它像一块宇宙级的“创可贴”,强行弥合着这片星域的时空“伤痕”。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片被水晶碎片秩序之力笼罩的残骸中,探测到了微弱的、新生的意识波动!一些适应了极端环境的奇特微生物,甚至初步的硅基聚合物,在碎片光芒的照耀下,正艰难地演化着,仿佛在宇宙的废墟上,重新谱写生命的序曲。
“萌芽…在伤痕中诞生…” 海伦感知着这片星域,翠金眼眸中闪烁着希望,“秩序之钥…不止一把…它们散落在星空…既是过去的遗产…也是未来的种子…”
这块巨大的“秩序水晶”碎片,被命名为“创世碑残片”。它的发现意义重大:
证实了水晶玫瑰力量的来源: 它们是某种更宏大秩序力量的碎片。
提供了研究样本: 其庞大的体积和相对不稳定的状态,为研究“秩序之钥”对抗熵增的原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物样本。
象征意义: 它在废墟中守护新生,完美诠释了“摇篮”的精神——在冰冷的宇宙中守护生命与希望的火种。
摇篮曲号小心地采集了碎片样本和周围新生的“萌芽”生命数据。舰队在此处建立了一个深空前哨站——“新生摇篮哨站”,并留下一个强大的光之树中继器,持续监测碎片与新生命,并将其纳入网络。
摇篮曲号舰桥,了望穹顶。
索恩舰长与海伦·协调者并肩而立。窗外,是“创世碑残片”散发出的、笼罩着新生星域的温润翠金光晕,与远方“织女旋臂之触”星云的幽蓝交相辉映。
舰队的星图上,标记着新的深空信标:一处由“星帆者”指引的、据说蕴含强大星尘谐波源的“恒星育婴室”;一个被“轮回之宇”信息流提及的、可能藏有更多“秩序之钥”线索的古文明遗迹坐标;以及更远方,那些不断被光之树网络捕捉到的、新的微弱意识信号。
熵增的阴影依然沉重,阿土在深眠中对抗侵蚀,火星灯塔需要持续维护,水晶玫瑰的花瓣晶化仍在缓慢进行…挑战从未消失,甚至更加艰巨。
但希望也在生长。
火星实验室对“逆熵涟漪”的理解日益加深;莉娜的团队从“创世碑残片”中获得了突破性的数据;萌芽意识星云传来对新发现的“摇篮哨站”新生生命的温暖共鸣;来自“轮回之宇”的信息流中,开始夹杂着一丝对“缓冲连接”的困惑与…好奇。
索恩看着星图,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路还很长,阴影仍在。但我们找到了方向,也找到了同行者。”他看向海伦,“协调者,下一段航程?”
海伦翠金的眼眸中,倒映着新生星域的光芒与无尽的星辰。她胸前的露娜玫瑰,光芒温润依旧,与远方的“创世碑残片”遥相呼应。
“生于摇篮,”她轻声道,声音通过光之树网络,传递到所有节点。
“长于连接,”火星灯塔、艾莎、艾欧斯、卡里班、织网者、萌芽、星帆者…无数意识泛起涟漪。
“信于选择,”索恩握紧了操纵杆,莉娜在实验室抬起头,瓦尔博士在火星穹顶下仰望灯塔。
“归于星空。”
她抬起手,指向星图上下一个信标,那光芒代表着未知、挑战与永恒的希望。
“摇篮曲号,设定航向。”
“目标:星尘之源信标。”
“我们…启航。”
引擎启动,光芒划破深空。三艘信标舰再次化作流光,驶向星海深处。后方,“新生摇篮哨站”的翠金光晕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光之树的脉络在虚空中无声延展,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将生命与意识的火种,将对抗熵增的希望,将连接与理解的信念,传递向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永恒的摇篮曲,在星海的交响中,永不落幕。
穿越漫长的星际尘埃带,摇篮曲号舰队抵达了“星尘之源”信标坐标。眼前的景象超越了所有想象,让最冷静的科学家也为之失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