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芙闻言眼睛一亮,藏在袖中的小手悄悄拍了两下,又赶紧装作整理衣襟:"耶,不用学棍棒,我可不想做个孙猴子~"
她眼波流转间瞥向杨过,带着几分娇俏,"要是练得跟取经的大师兄似的,整天扛着根棍子,那多难看呀。"
老瞎子虽目不能视,却似有所感地"瞪"了她一眼,铁杖在地上重重一顿:"教徒弟要因材施教!你那一身集各家所长的功夫,何必非拘泥于老瞎子这点粗浅把式?"竹杖突然凌空划了个半圆,精准点向四个年轻人:"这几个娃娃各有所长——"
杖尖先指向杨过:"这小子身法如燕,灵动机变。"又扫过武氏兄弟:"这两个下盘沉稳,根基扎实。"最后在郭芙方向顿了顿:"小丫头嘛...鬼点子倒是不少。"
"正合练..."他故意拖长声调,灰白眉毛下的眼窝仿佛在期待什么。
"南山拳法!"郭靖和黄蓉异口同声,相视一笑。
柯镇恶满意地捋须:"总算开窍了。南山拳法招式质朴,最宜筑基。"说着突然杖尖一挑,地上三片梧桐叶应声飞起,"不过老瞎子倒要看看,你这当师父的,还记得多少四师父的看家本领?"
郭靖拱拱手,"今日传授江南七怪的'南山拳法'。"
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仿佛带着某种韵律,让在场每个人都听得一清二楚。"此拳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武学至理,讲究'力从地起,劲贯全身'。"
柯镇恶闻言,嘴角微微上扬。这套拳法是江南七怪排行老四,南希仁年轻时行走江湖所创,招式朴实无华,但胜在根基扎实。
郭靖缓缓拉开架势,动作看似极慢,却给人一种无法打断的沉稳感。他右拳如推山岳般缓缓推出,正是"南山望月"的起手式。
黄蓉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二十多年前,她第一次见到郭靖时,他还是个笨拙的少年,练功时常常不得要领。如今看他这一拳,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已将全身劲力凝于一处,收发自如,已达返璞归真之境。
拳至尽头,郭靖骤然发力。没有花哨的破空声,没有炫目的气劲,但三丈外的一株桃树却剧烈震颤起来,花瓣如雨般纷落。更令人惊奇的是,那桃树主干竟纹丝不动,只有枝条轻颤,显示出他对力道的精准控制。
"好!"柯镇恶忍不住喝彩出声。他虽然看不见,但听风辨位的功夫已达化境,仅凭花瓣落地的声音就能判断出这一拳的精妙之处。"靖儿这一拳,已得'举重若轻'的真谛!"单是这一手功夫,就够你们这些娃娃琢磨十年。"
闻听此言,郭芙骄傲地抬起下巴,杏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她悄悄侧首,想看看杨过此刻的神情。
只见少年瞳孔骤然收缩,那双总是含着三分戏谑的桃花眼此刻竟如深潭般沉静,倒映着郭靖收拳时衣袖带起的残影。
"师父这一拳..."武敦儒声音发颤,手指不自觉地模仿着方才的拳势,"看似轻描淡写,却连三丈外的桃枝都在震颤。"
武修文喉结滚动,额角渗出细汗:"我们怕是练上十年..."他话未说完,突然发现自己的衣摆无风自动——竟是郭靖收势时带起的余劲未消。
郭靖并未停顿,左拳横摆,一招"铁锁横江"使出。这一招比前一拳更加内敛,几乎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当他拳势落定时,脚下青砖竟无声无息地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纹,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所震。
杨过瞳孔骤然收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他在白驼山武学中见识过欧阳锋的奇诡招式和精妙变化,但此刻郭靖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拳,却让他窥见了武学新天地——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杨过在心中默念,忽然想起欧阳锋癫狂时反复念叨的"九阴真经"要义。郭靖这一拳,不正暗合了真经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至高武理?
原来真正的绝世武功,不在招式的繁复,而在将最简单的基本功练到极致。这个发现让他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柯镇恶的铁杖突然敲在他脚边:"小猴崽子发什么呆?"老瞎子灰白的眼窝似乎能看透人心,"靖儿这手功夫,可是用二十年光阴,在大漠风沙、终南山巅、桃花岛上里一拳一拳磨出来的!"
黄蓉倚着朱漆廊柱,目光在杨过专注的侧脸上一掠而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的笑意。
她比谁都清楚,丈夫这套看似平平无奇的拳法,实则是二十余年如一日苦修的结晶。
当年洪七公在桃花树下传授降龙十八掌时,就曾抚须感叹:"傻小子有傻福,这至刚至猛的功夫,反倒最合他赤子之心。"
如今看来,洪七公老前辈果然独具慧眼。
郭靖拳势忽变,双拳在胸前交错划出玄妙轨迹。原本朴实的南山拳法中,竟隐隐现出龙形气劲,十八道掌力在方寸间吞吐不定。
院中落叶无风自动,围绕着他宽厚的身形缓缓旋转,形成一个完美的气劲旋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