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晨雾如轻纱般漫过大理寺的飞檐,檐角悬挂的艾草束滴着露水,在青石板上洇出星星点点的湿痕。
林姝玥推开寝室木门,鼻尖立刻萦绕起清甜的糯米香——不知哪个好心人在她门前放了个油纸包,里面是温热的红豆粽子,粽叶边缘还别着朵小巧的艾草花,花瓣上的露珠折射着晨光,宛如一颗晶莹的琥珀。
“林姐姐早!”苏桃桃的声音从转角处传来,少女身着桃红色短打劲装,腰间系着五彩丝绳,发间的小铃铛换成了端午特有的香囊,绣着“驱邪避祟”的字样,“快换衣服!我借了谢大人的令牌,咱们去城西马场学骑马!”
“学骑马?”林姝玥挑眉,看着苏桃桃怀里抱着的藏青色劲装,衣摆处绣着细密的麦穗图案,针脚间还夹杂着几根银丝,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你倒是想得周到。”
“那是!”苏桃桃晃了晃手腕上的五彩绳,绳结处缀着颗亮晶晶的玻璃珠,据说是她母亲从“现代”带来的纪念品,“我娘说,现代人讲究‘生命在于运动’,骑马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办案提速,一举两得!”
她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压得方方正正的炒米糕,表层撒着白芝麻,“这是我改良版的‘能量棒’,加了核桃和蜂蜜,谢大人昨儿还夸香呢!”
林姝玥闻言,脑海中闪过昨日谢砚舟在验尸房吃炒米糕的场景——他向来饮食清淡,却对着苏桃桃的点心吃得津津有味,末了还认真评价“确实能提振精神”,耳尖微微泛红的模样竟有些可爱。
她忍俊不禁,接过劲装换上,发现内衬绣着一朵艾草花,针脚歪歪扭扭,显然是苏桃桃初学刺绣的手艺。
两人从大理寺侧门溜出,晨雾中已有摊贩挑着担子走过,竹筐里的粽子冒着热气,粽叶香混着艾草味扑面而来。
苏桃桃一路蹦跳,小铃铛与香囊碰撞出细碎的声响,路过卖糖画的摊子时,还不忘给林姝玥买了只蝴蝶形状的糖画,糖丝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翅膀上的纹路清晰如真。
城西马场的围栏上挂满了端午的菖蒲,管马的王大叔正给马匹系五彩绳,每匹马的鬃毛上都插着一小束艾草。
苏桃桃熟门熟路地扑过去,抱住一匹浅棕色母马的脖子:“小雪花,我带好吃的来啦!”母马亲昵地蹭着她的肩膀,尾巴扫起一阵草屑,蹄子在地上踏出有节奏的声响。
“这匹马性子最温顺,”王大叔笑着指向另一匹青灰色马,它正站在槐树下甩尾巴,阳光透过树叶在它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匹叫青骢,虽脾气倔些,但脚程快,适合姑娘家练胆。”
林姝玥望着青骢油亮的皮毛,深吸一口气,伸手轻触它的鬃毛。
青骢却突然打了个响鼻,头一甩躲开了她的手,耳朵向后撇,露出警惕的神情,惹得苏桃桃咯咯直笑:“姐姐别怕,它这是在认生呢!你瞧,像我这样——”
她掏出一把苜蓿草,摊开手掌递到小雪花嘴边,马儿温顺地低头咀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阴影。
林姝玥有样学样,这次青骢没有躲开,温热的鼻息喷在她掌心,痒痒的,还带着些许草叶的清香。
苏桃桃趁机将她推向马镫:“趁热打铁,快上马!王大叔说,第一次骑要果敢些!”
然而,当林姝玥左脚刚踩稳马镫,青骢突然扬起前蹄,发出一声嘶鸣,她惊呼一声,重心不稳地向后跌去,后腰撞上一堆干草垛,发出“噗通”闷响,腰间的荷包也掉落在地,里面的验尸银针撒了一地。
苏桃桃慌忙赶来搀扶,却见她腰间挂着片干草叶,发间的银步摇歪向一边,活像只误入人间的小兽,忍不住笑弯了腰:“姐姐这姿势,像极了我捏的面人‘草垛仙子’!”
“去你的!”林姝玥笑着拍掉草屑,目光却被马场入口处的黑影吸引——谢砚舟骑着黑风疾驰而来,墨色长袍在晨雾中翻飞,腰间挂着个四四方方的食盒,正是京城老字号“知味斋”的样式,盒角还系着根艾草绳。
“胡闹!”谢砚舟在马场边勒住马,翻身下马时眉头紧蹙,靴底踩过草地上的露珠,“为何不告知一声便擅自出门?若是被歹人盯上怎么办?”
他上下打量林姝玥,见她除了腰间的草叶并无大碍,神色才稍缓,却在看到她散落的银针时,目光一沉,弯腰一一捡起,用袖口仔细擦拭。
林姝玥低头捏着衣角,看着谢砚舟手中的银针被擦得发亮,针尖折射出清冷的光:“今日休沐,不想打扰大人办公......我们只是想学会骑马,以后查案时便不用麻烦大人了。”
谢砚舟闻言,目光柔和下来,伸手拂去她发间的草屑,指尖不小心触到她温热的耳垂,又迅速收回:“骑马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
他转向王大叔,“把青骢的马鞍换成软垫,再备些清水。”说罢,他从食盒里取出两个油纸包,粽叶的清香顿时弥漫开来,“知味斋的蛋黄肉粽和红豆粽,趁热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