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华国皇宫的议事大殿内,凌悦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下群臣。近日来,她亲眼目睹了朝廷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官员腐败、结党营私、军机泄露,这些问题如同附骨之疽,严重侵蚀着国家的根基。
"传旨,即日起成立监察院!"凌悦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由老丞相赵无涯担任首任院长,授予先斩后奏之权,对朝廷上下进行彻底整肃。"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赵无涯虽已年过六旬,但依然精神矍铄,他躬身领命:"老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肃清吏治,还朝堂一片清明。"
监察院的成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官员们人人自危,昔日热闹的酒肆茶楼也变得门可罗雀。凌悦派出的密探如同无形的网,将整个朝廷笼罩其中。
三个月后,监察院的首份调查报告呈到了凌悦案头。她展开竹简,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脸色越发凝重。报告上详细记载了十几名官员的违法事实,其中尤以吏部侍郎王宏的案情最为严重。
"传王宏觐见!"凌悦一声令下,两名侍卫将一名肥头大耳的官员押了上来。王宏跪在地上,额头上渗出冷汗,却仍强装镇定:"陛下召臣何事?"
凌悦冷冷地扫了他一眼:"王侍郎,你可认得这份账册?"
王宏低头一看,顿时面如土色。那本他视若珍宝的受贿账册,此刻正赫然摆在御案之上。凌悦站起身,声音如同寒冰:"你利用铨选之权,大肆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罪证确凿!"
"陛下明鉴!臣...臣是被冤枉的!"王宏瘫软在地,语无伦次地辩解着。
凌悦挥手制止了他的狡辩:"押下去!抄家!"她看向殿下的群臣,"有谁不服,尽可站出来说话!"
大殿内一片寂静。就在这时,御史大夫李忠突然出列:"陛下,臣有本奏!"他指着监察院的调查报告,"其中多有疑点,臣请陛下明察!"
凌悦眼中寒光一闪:"哦?李御史有何高见?"
李忠侃侃而谈,试图为王宏开脱。凌悦静静地听完,嘴角突然浮现一丝冷笑:"李御史与王宏是姻亲关系,此事可是真的?"
李忠脸色骤变,扑通一声跪下:"陛下明鉴,臣与王侍郎确有些许亲戚关系,但臣所言句句属实!"
"好一个句句属实。"凌悦猛地一拍龙案,"来人,将李忠与王宏一并收押!待监察院查明真相,再行处置!"
这一举动犹如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反对者的嚣张气焰。朝堂上,再无人敢公然质疑监察院的调查。接下来的日子里,一桩桩大案要案被接连曝光:
工部尚书赵德在修建皇陵时偷工减料,收受巨额贿赂;
兵部侍郎周勇克扣军饷,中饱私囊;
户部郎中钱通与商贾勾结,操纵粮价...
每一桩案件的证据都确凿无疑,每一名涉案官员都难逃法网。凌悦的铁腕手段让朝野上下为之震慑。吏部侍郎被抄家当日,京城万人空巷,百姓们争相围观。看着王宏家的金银财宝被一车车运往国库,街头巷尾无不拍手称快。
然而,整顿朝廷并非一帆风顺。随着调查的深入,一股暗流在朝中涌动。一些被查处官员的同党开始秘密串联,企图发动政变。一日深夜,凌悦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时,暗影首领夜枭突然求见。
"陛下,臣发现一伙官员密谋在明日的早朝上发动袭击,企图刺杀陛下!"夜枭的声音低沉而急促。
凌悦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有多少人参与?"
"初步查明有十二人,多为被查处官员的亲信。"夜枭递上一份名单,"这是已掌握的证据。"
次日早朝,凌悦提前抵达大殿,暗中布置了大批禁军。当那些密谋造反的官员意欲行凶时,早已埋伏好的侍卫一拥而上,将他们全部制服。
看着跪地求饶的叛乱者,凌悦冷冷道:"你们的所作所为,罪不容诛!"她当即下令,将主谋者处以极刑,其余从犯流放边疆。
这次事件后,再无人敢挑战凌悦的权威。朝廷的整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一批清正廉明的官员被提拔重用。新任的官员们个个谨小慎微,恪尽职守,朝廷的风气焕然一新。
"陛下圣明!"大臣们纷纷称赞。凌悦却深知,这些只是表面的改变。她站在皇宫的最高处,望着繁华的都城,心中思绪万千。
夜枭悄然来到她身旁:"陛下,整顿虽已初见成效,但..."
凌悦打断了他:"朕知道。根基已固,但要想国家真正强盛,还需要更多时日。"她转身离去,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在这片刚刚经历整顿的土地上,一个更加清明的朝堂正在形成。凌悦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她,但此刻,她已做好了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
喜欢弑血罩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弑血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