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飞快地记录着,字迹依旧工整,但眉头不再紧锁,偶尔会抬起头,眼神里除了专注,似乎多了一丝……思索?苏航的目光也不再只盯着窗外,他有时会看向黑板上的简图,有时会看向林墨,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本藏在桌肚里的《唐诗三百首》。
课堂的氛围在悄然变化。虽然依旧安静,但那种死水般的麻木感在消融,一种被文字本身吸引的、带着温度的专注在空气中弥漫。
`教育明灯系统`提示:【课堂氛围转化中:被动专注 → 主动参与(萌芽)!学生深层思考激活度提升!赵小军紧张度下降!苏航游离度显着降低!】
终于,来到了核心环节——“忧乐天平”思古今!
林墨的声音陡然变得深沉而有力:“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皆因这洞庭湖的阴晴变化。然而,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真的没有悲喜吗?不!他们的悲喜,不在自身,而在——”
他猛地转身,手指重重地点在黑板上洞庭湖的位置!“在于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生民!在范仲淹的时代,洞庭湖畔的百姓忧什么?乐什么?”
这个问题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学生们彻底懵了。这完全超出了课文和考点的范畴!后排的领导们骚动起来,陈科长脸色阴沉,刘主任坐直了身体,副局长则微微眯起了眼睛。张红梅的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眼神喷火:来了!他果然要搞砸了!
一片死寂。学生们面面相觑,无人敢答。李梅停下了笔,茫然地看着林墨。苏航皱紧了眉头,眼神闪烁。
林墨没有期待立刻得到答案,他猛地拨动了讲桌上的旧地球仪!球体缓缓转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他们的忧乐,或许源于脚下的土地。”林墨的声音如同洪钟,随着地球仪的转动而激荡,“但范仲淹心中所忧所乐的‘天下’有多大?”他的手指划过地球仪上辽阔的疆域,“是这一方水土?还是……这整个江山社稷?乃至……这寰宇苍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墨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寂静的教室,“这‘天下’二字,承载的是何等浩瀚的胸怀!何等沉重的担当!”
地球仪缓缓停下。林墨的目光如同火炬,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而震撼的面孔,最后,他伸出手指,缓缓指向教室里的每一个人,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千年时光流转,我们站在这里。我们个人的忧乐是什么?是考试的分数?是父母的期待?是青春的迷茫?”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深沉,“那么,在我们心中,是否也有一个值得为之忧乐、为之担当的‘天下’?它或许很小,是你的家庭,你的班级;或许很大,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国家,我们脚下这颗星球上的生灵万物?!”
“心灯一点,照破万卷迷津!”林墨的声音如同最后的锤音,重重敲在每个人心上,“这盏灯,照亮的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我们心中的那个‘天下’!它告诉我们,读书求知,不仅仅是为了分数,更是为了明理,为了担当,为了点燃自己,也照亮他人!”
话音落下,整个教室陷入一种绝对的、近乎真空的寂静!落针可闻!
学生们彻底呆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第一次真正“听”懂了这篇背了无数遍的课文,第一次触摸到了文字背后那滚烫的灵魂!李梅手中的笔掉落在桌上,浑然不觉。赵小军忘记了害怕,抬起头,怔怔地看着讲台上那个仿佛散发着光芒的身影。
后排的领导席,一片死寂。陈科长脸色煞白,刘主任张着嘴,副局长浑浊的眼眸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张红梅如同被雷劈中,僵在座位上,脸上血色尽褪,那冰冷坚固的世界观壁垒,仿佛被这“离经叛道”却又直击灵魂的叩问,震开了一道巨大的裂缝!
就在这时——
“报告!”
一个清朗而带着一丝激动颤抖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声音来自靠窗的角落!
唰!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只见苏航,那个总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少年,此刻站得笔直!他的手高高举起,眼神如同被点燃的星辰,明亮得惊人!那里面不再有孤寂和游离,只有一种被彻底唤醒的、灼热的光芒!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直直地望向林墨,胸膛因为激动而微微起伏。
林墨的心脏,在这一刻,仿佛被那目光中的火焰点燃!他强压下翻涌的情绪,声音沉稳而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苏航同学,请讲。”
苏航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地回荡在落针可闻的教室里,每一个字都如同雏凤初啼的清鸣,击碎了所有的坚冰:
“老师!我心中的‘天下’……我想,就是您说的那盏‘心灯’!它很小,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但它也可以很大,大到……大到能装下范仲淹的洞庭湖,装下窗外看到的星空,装下所有我们想去理解、想去守护的东西!它……它需要被点燃!就像……就像您今天点亮的这样!”
喜欢乡村教师重生奇遇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乡村教师重生奇遇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