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久猛地回神,发现自己正站在一片火海之中。周围是断界城的街巷,却燃着与赵国皇宫相似的火焰,那些灯笼掉在地上,烧得只剩焦黑的竹架。他看见司命举着一柄银色长剑,剑身上流转着时间的光晕,正与一个模糊的黑影对峙——那黑影的轮廓,竟和假暗有几分相似。
“这是……未来的景象?”李长久握紧手里的灯笼,纸面已被火星灼出几个破洞,“鹓扶这老东西,倒是会给后人留‘惊喜’。”
赵襄儿突然指向天空,那里有九道金光亮起,像极了他羿射九日时的箭光。“你看!”她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那是……九羽的力量?”
李长久抬头的瞬间,火海突然退去,祠堂恢复了原样。梁上的灯笼大多已经熄灭,只剩他手里那盏还亮着。地上的少年尸体和玉佩都不见了,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司命收剑入鞘,发丝上沾着的火星缓缓熄灭:“时间乱流里的景象,真真假假,不必当真。”她瞥了眼李长久手里的灯笼,“但鹓扶设下的陷阱,说明断界城藏着比神国遗迹更重要的东西。”
李长久低头看着灯笼上的破洞,忽然笑了:“管它藏着什么,反正本道长的债,迟早要一笔笔算清楚。”他晃了晃灯笼,剩下的烛火明明灭灭,“比如,某位女皇偷偷跑到断界城,该不会是又想搞什么‘三年之约’外的小动作吧?”
赵襄儿挑眉,正要反驳,祠堂外突然传来一阵铃铛声。三人对视一眼,同时隐入阴影。只见一个穿红衣的女子提着一串灯笼走过,她的侧脸在灯光下美得妖异,正是古灵宗的木灵瞳。
“这老妖怪怎么也来了?”李长久低声嘀咕,想起宁小龄说过木灵瞳一直在找冥君的权柄,“她手里的灯笼……”
那些灯笼串在一起,每盏都刻着不同的符文,竟与葬神窟里的镇魂符一模一样。木灵瞳走到祠堂门口,突然停下脚步,对着空无一人的门内轻笑:“李道长,既然来了,何不出来喝杯茶?我这灯笼里,可有你师妹的消息呢。”
灯笼的烛火猛地窜高,李长久看见自己手里那盏灯笼的纸面上,竟渗出一行血字——“小龄在冥狱”。
血字在灯笼纸上蜿蜒游走,像极了宁小龄化妖时尾尖拖过雪地的痕迹。李长久指尖骤然收紧,竹骨被捏得咯吱作响,烛火惊得跳了跳,将他眼底翻涌的戾气照得一清二楚。
“木灵瞳这老东西,倒是会挑时候。”他低骂一声,余光瞥见赵襄儿已握住腰间佩剑,九羽钗在灯笼光里泛着细碎的金芒——那是她动用空间权柄的征兆。
司命突然按住两人的肩膀,银发散落在灯笼光晕里,像揉碎的月光:“冥狱入口在断界城的‘时流缝隙’,她故意引我们过去。”她抬手指向木灵瞳离去的方向,那里的雾气正以诡异的速度凝结成冰,“她手里的镇魂符灯笼,能冻结时间流。”
李长久想起宁小龄临走时塞给他的狐尾香囊,此刻正贴在胸口发烫。他将灯笼往腰间一挂,三足金乌的先天灵在体内嗡鸣,暖意顺着经脉游走:“管她什么陷阱,我师妹要是少了根头发,我拆了她古灵宗的灵堂。”
三人悄然跟上木灵瞳,街巷两侧的灯笼不知何时都亮了起来,昏黄的光连成两条蜿蜒的河,将前路照得通透。李长久发现每盏灯笼下都系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人名——有他认识的紫天道门弟子,有断界城街头的小贩,甚至还有十二神国某位神官的名字。
“这些都是……死在时间乱流里的人。”司命的声音带着罕见的凝重,她指尖拂过一盏灯笼,木牌上“鹓扶”二字突然化作飞灰,“木灵瞳在收集这些人的残魂,用来修补冥狱的封印。”
赵襄儿突然停在一盏灯笼前,那木牌上写着“朱雀神国·侍女”,字迹娟秀,像极了她母亲宫里那位总给她带桂花糕的姑姑。她指尖刚触到木牌,灯笼突然炸裂,火光中浮现出姑姑被神国碎片刺穿的模样,嘴里还喊着“公主快逃”。
“啧,看来不止我一个有债要还。”李长久按住她的肩膀,将自己的灯笼递过去,“拿着,照照清楚,免得被回忆勾了魂。”
赵襄儿瞪了他一眼,却还是接过灯笼。烛火透过纸面,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倒冲淡了几分戾气。
转过街角,木灵瞳停在一座石拱桥上,桥下不是流水,而是翻滚的黑色雾气,隐约能听见锁链拖地的声响。她转过身,手里的镇魂符灯笼发出幽幽绿光:“李道长果然来了,小龄那丫头在下面乖得很,就是总念叨着要你给她画三足金乌呢。”
李长久没心思跟她废话,三足金乌的火光从掌心溢出,将周围的灯笼都染成金色:“冥狱的门,不是你这种偷鸡摸狗之辈能开的。”
“哦?那加上这个呢?”木灵瞳突然扯下颈间的玉佩,那玉佩竟与宁小龄的狐尾香囊材质相同,“这是小龄自愿给我的,她说只要能帮她找到轮回权柄的真相,哪怕入冥狱也愿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