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切换,杨玉环莲步轻移。她今日未着舞台上的极致华服,而是换上了一身更为典雅庄重的晚唐仕女常服:高髻轻绾,斜插一支素玉步摇,身披藕荷色泥金帔帛,内着鹅黄齐胸襦裙。绝美的容颜上,此刻凝着冰雪般的冷冽与不容侵犯的尊贵。她手中捧着的,是一份放大的唐代宫廷《掖庭名籍》复制页。泛黄的纸页上,娟秀的宫廷书记体清晰记录着:“太真妃杨氏,小字玉环,弘农华阴人。父玄琰,蜀州司户……”
“本宫杨玉环,”她的声音清越如冰击玉磬,带着一丝被冒犯的愠怒,“生于蜀地,长于洛阳,承恩于长安大明宫。吾祖籍弘农华阴,世代簪缨,皆是我大唐忠良之臣!此乃内廷名册,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她纤纤玉指划过那行记载祖籍的文字,凤眸微挑,嘴角勾起一抹冷艳至极的弧度,目光如同淬了寒冰的利箭,直刺屏幕之外:“尔等岛国,弹丸之地,竟敢妄称本宫为尔先祖?滑天下之大稽!徒惹人嗤笑耳!”那份源自盛唐贵妃的天然威仪与对荒谬指控的极致轻蔑,透过屏幕,让无数观众心头一凛。
就在这肃杀之气弥漫之际,办公室那扇厚重的仿古木门,被一股无形的威严推开。
李世民到了!
他并未穿着象征最高权力的明黄衮服,而是一身玄色暗绣十二章纹的常服龙袍,头戴简洁的翼善冠。这身装束,少了些朝会时的炫目光彩,却更添几分沉淀千年的帝王威压与务实杀伐之气。他步履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节点上。手中,捧着一部封面已显陈旧的巨大书册,书页边缘泛着深沉的褐色——正是那部在史学界如雷贯耳的《唐会要》!
李世民径直走到镜头中央,与逸一、孔子、杨玉环并肩而立。他没有看镜头,而是缓缓翻开那沉重的书册,动作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重。镜头拉近,高清特写聚焦于泛黄的书页。上面,铁画银钩的楷书记录着冰冷的史实:
> “……倭国(注:即古代樱花国)遣唐使犬上御田锹等,贡方物,并请授经纶……”
> “……开元初,倭国使臣多治比广成等入朝,献琥珀、玛瑙、生金……帝赐《礼记》、《周易》等经书百卷,并遣鸿胪寺丞随行教习……”
> “……倭国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备真备等,久居长安,习我典章制度、律令格式……”
李世民修长有力的手指,点在那一个个代表着臣服与学习的“贡”、“献”、“请授”、“习”字之上。他抬起头,目光如开刃的宝剑,寒光凛冽,瞬间穿透了屏幕,直抵每一个观看者的灵魂深处!
“朕,李世民。”声音不高,却带着金戈碰撞的铿锵,蕴含着掌控天下的绝对意志,“此乃《唐会要》,录我大唐典章制度、四夷朝贡之实!尔等口中之‘先祖之地’,彼时不过东海一隅蕞尔小邦,岁岁来朝,代代称臣!习我衣冠,效我礼仪,汲我文明以开蒙昧!”他微微停顿,嘴角扯出一丝冰冷而极具压迫感的弧度,那是对宵小最极致的蔑视,“尔等今日之妄言,是欺朕已作古?还是欺这煌煌青史,已然湮灭?!”
他将《唐会要》重重合上,那一声闷响,如同历史的惊雷在每个人心头炸开。他环视四周(镜头),目光最终定格在逸一身上,也仿佛定格在屏幕前所有观众身上,留下最后一句如泰山般沉重、不容置疑的裁决:
“华夏之史,浩如烟海,铁证如山!非鼠目寸光之辈可篡,非魑魅魍魉之徒可窃!此风不正,遗祸无穷!朕,与这煌煌青史同在!” 言罢,玄色龙袍拂动,他转身离去,留下一个如山岳般不可撼动的背影,和一片死寂的办公室。
全球直播的屏幕前,死寂之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沸腾!
* 华夏网友:“千古一帝!霸气侧漏!泪目了!”“孔圣人的正气,贵妃娘娘的贵气,太宗皇帝的霸气!三连暴击!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王者归来!那些跳梁小丑脸肿了吗?!”
* 国际网友:“OMG! The real Emperor! That aura! That voice! I got chills!(天啊!真正的皇帝!那气场!那声音!我起鸡皮疙瘩了!)”“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way he pointed at the words… it’s undeniable!(那些史书…他手指点着文字的方式…无可辩驳!)”“So this is where their confidence es from… Deep roots.(原来他们的底气来自于此…深厚的根基。)”
* 棒子国、樱花国网友聚集的论坛,瞬间被“……”和删帖跑路的动态刷屏。几个嘴硬的账号试图辩解,立刻被淹没在全球网友自发整理的史料对比图和“#RealHistory(真实历史)”的标签洪流中。
逸一站在空荡下来的办公室中央,手中紧握着孔子递来的帛书、杨贵妃展示的名籍页、以及李世民留下的《唐会要》高清扫描副本。窗外,景区的灯火依旧璀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舆论的胜利,更是一次全球范围内对华夏文明源流与尊严的再确认。李世民那如惊雷般的声音,将永远烙印在这个时代:
“华夏之史,铁证如山!非鼠目寸光之辈可篡,非魑魅魍魉之徒可窃!”
喜欢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