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简明扼要,却将军事、政治、后勤三大核心问题阐述得淋漓尽致。在场的藩王们,无一不是人中龙凤,立刻就明白了这套方案的精妙与可怕之处。这几乎是一套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从征服到统治的完美攻略。
不少藩王看向朱雄英的眼神,都多了一丝由衷的敬畏。这位年轻的皇太孙,其心智之深沉,眼光之长远,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交代完毕,朱雄英退回朱元璋身后。
主角,终究是这位开国大帝。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走上前来。他没有看稿,只是用他那双看过尸山血海、看过世间百态的眼睛,注视着自己的儿子们。
“咱的儿们!”
一声呼喊,带着浓重的淮西口音,却如洪钟大吕,震彻云霄。没有称呼王爵,只是一声最朴实的“儿们”,瞬间拉近了天子与藩王的距离,也让朱棣等人心中一热。
“三十年前,咱带着一帮快饿死的兄弟,从濠州起兵。那时候,咱想的,就是让家人,让跟着咱的兄弟们,能吃上一口饱饭。后来,咱打下了这片大大的江山。咱就想,不能让咱的子孙后代,再受人欺负,再过咱当年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
“咱给你们封王,给你们最好的土地,最高的爵位。可咱发现,这中原之地,终究是太小了!小到容不下你们这么多条真龙!你们待在京城,待在各自的藩地,一个个龙精虎猛,却只能困于浅滩,耗费精神。咱看着,心疼!”
老皇帝的声音里,带着真挚的痛惜,也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今日,咱让你们出海!不是流放,不是驱赶!”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无穷的霸气,“咱是让你们这些真龙,回归真正属于你们的大海!是让你们,去开辟属于你们自己的江山!”
“看看这江上的船,看看这船上的炮!这是咱给你们的依仗!看看你们身后的将士,看看这岸边的万民!这是咱给你们的根基!”
“出了这龙江口,你们就不再仅仅是大明的亲王,你们将是各自国度的开创者!是君王!你们的血脉,将在海外开枝散叶,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属于我朱家子孙的王国!”
“去吧!”朱元璋猛地一挥手,指向那无垠的江面,指向那遥远的海天尽头,“去征服!去占领!去教化!用你们的刀剑和智慧,去告诉全世界,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去为我大明,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一个四海来朝,万国来贺的时代!”
“咱在金陵,等着你们的捷报!等着你们,给咱带回来一个个崭新的王国版图!”
“大明万年!父皇万岁!!”
燕王朱棣第一个振臂高呼,双目赤红,激动得浑身颤抖。
“大明万年!父皇万岁!!”
所有藩王齐声怒吼,声震寰宇。岸边的百姓,也被这股豪情所感染,纷纷跟着高呼起来,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仿佛要将天上的云层都彻底掀开!
这,就是大明!一个充满了朝气、充满了野心、充满了无尽扩张欲望的帝国,正在向世界发出它最嘹亮的啼鸣!
仪式结束。
“登船!”
随着朱雄英一声令下,鼓声与号角声同时响起。
藩王们转过身,向着各自的旗舰走去。
燕王朱棣,走在所有人的最前面。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了历史的节点上。他即将登上的,是这支舰队中最大、最精锐的旗舰——“靖海神舟”。
登上通往旗舰的舷梯时,他下意识地回首,望向了北平的方向。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站在《万国舆图》前,指着东瀛,对姚广孝与朱能立下的誓言。
*“本王要在这《万国舆图》之上,凡日出之处,凡潮涌之地,都插上我燕王朱棣的旗帜!”*
他也想起了王妃徐氏那温柔而决然的目光。
*“王爷在的地方,就是家。”*
一股暖流与一股豪情,同时在他胸中激荡。他不再有任何留恋,不再有任何迟疑。故土已在身后,未来,则在眼前那片波涛汹涌的蔚蓝之中。
他转过头,目光如电,看向与他并肩而行的几位兄弟。
晋王朱棡,面色坚毅。他选择的目标,是与大明西南接壤的安南。那里丛林密布,瘴气横行,但朱棡眼中燃烧的,却是将这片桀骜不驯的土地,彻底纳入朱家版图的火焰。
秦王朱爽,则带着一丝商人的精明与探险家的兴奋。他选择的方向,是更为遥远的南洋群岛。那里有数不尽的香料,有传说中的黄金之国。他要做的,不是单纯的征服,而是要建立一条横跨南海的黄金航路,成为富甲天下的“海上之王”。
每一个藩王,都有着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梦想,但他们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开疆拓土,称孤道寡!
朱棣收回目光,最后一个踏上了“靖海神舟”的甲板。当他的双脚稳稳地站在那坚实的甲板上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感觉传遍全身。脚下不再是土地,而是承载着他全部野心的王国雏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