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敢问你这件玉佩自何处得来呀?”
“哦,乃是我家传。”
一真禅师听晁盖说是家传的,脸上的表情瞬间就不对了。
刚才还安详的面容,竟然有了一种要哭的感觉。
这下子,倒把晁盖整不会了,至于吗,你看到我家传的玉佩,怎么却要哭?
“你叫晁盖,小名叫晁大郎?”
“啊!”
一真禅师的这句话,把晁盖唬的一愣。
“大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小名?”
晁盖的这个小名,在自己的母亲去世后就不再用了。
那一年,他才五岁。
所以,他的这个小名除了身边几位老仆人以外,就没有人知道了。
现在,在水泊梁山上,更是没有人知道自己的这个小名,就连自己都快要忘记了。
可是现在,“晁大郎”这三个字竟然从一位老和尚的嘴里说了出来,你说晁盖能不吃惊吗?
一真禅师没有回答晁盖的问话,而是深深叹了口气,又说出了一句让晁盖更为震惊的话。
“你的母亲叫王桂芝,对不对?”
这时候,晁盖连吃惊都顾不上了,直接傻在了那里。
“王桂芝”这个名字,更是无人知晓,从自己记事起,母亲就没有再用过这个名字。
晁盖整个人呆在了那里,连说话都忘记了。
好半天,才缓过来这口气:“大师,你因何知晓我母亲的名字?”
“觉远,你先出去。”
“是,师傅!”
屋里的小和尚答应了一声,退了出去,随手又把房门掩上。
随着小和尚出去后,禅房内便只剩下了一真禅师和晁盖两个人。
只见,一真禅师双手捧住脸,两行热泪从手指的缝隙里流了出来。
“呜呜呜呜...”
一真禅师竟然哭了出来。
这时候的老和尚,哪里还是那位未卜先知的高僧,充其量也只是世俗中的一人。
这一哭倒把晁盖哭了个云里雾里,心中暗想:这老和尚搞什么鬼,从知道了自己的生辰八字,脸色就不太正常。现在倒好,看了自己的玉佩,直接上大戏了。
“大郎,你娘可曾对你说过你的父亲?”
“说过,她老人家说在我三岁的那一年,我的父亲帮助别人押镖,中途遇到劫匪,自此下落不明。”
“她...她可曾提过你父亲的名字?”
“说过,叫晁德旺。”
谁知道,一真禅师接下来的一句话,都要把晁盖的头炸裂了。
“大郎,晁德旺...就是我呀,我就是...你爹晁德旺!”
“什么,你说什么?你是我爹?”
“呜,呜...正是!”
“可是,可是...你是个和尚啊!”
“老衲是半路出家!”
晁盖只觉得天旋地转,耳边嗡嗡作响,仿佛被雷劈中一般。
他死死盯着眼前的老和尚,那张布满皱纹的脸,此刻竟莫名其妙透出了几分熟悉。
这TM的都是什么呀!
这些不都是电视剧中的桥段吗?
简直比电视剧还要狗血。
过了好半晌,一真禅师才止住悲声,他看着晁盖的表情,知道对此事还存有疑虑。
便从怀中掏出了一件玉佩,递给了晁盖。
晁盖伸手接过,把这件玉佩和自己的那件玉佩一比对,竟然严丝合缝,显然是一件玉石做了两块玉佩。
其实,晁盖腰间挂着的这块玉佩,是有一点小瑕疵的。
就是在玉佩的边缘有一个断裂的缺口,缺口非常小,别人并不知道,就连晁盖本人也不知道断裂的原因。
没有想到,自己的玉佩断裂处,竟然和这位一真禅师的玉佩恰好能对上。
看来,这位大和尚所言非虚呀!
“这两件玉佩竟然能对上?”
“是的,他们本来就是同一块玉石。”
一真禅师继续说道:"你出生那年,你母亲得了一块美玉,特意请匠人雕成双鱼玉佩,取'年年有余'的吉祥寓意。谁料雕刻时玉石从中断裂,反倒阴差阳错成就了一对桃形玉佩。匠人灵机一动,便在每块玉佩上各雕一尾游鱼,倒比原先的设计更显别致。"
“啊!原来是这样。”
晁盖心中嘀咕道。
晁德旺接着说道:“一块玉佩给了你,另一块玉佩爹就携带在身边。”
晁盖心中暗想:看来,这一切应该都是真的了,这个一真禅师,也应该叫晁德旺的人,还真的是自己的爹。
晁德旺又说道:“大郎,你的左边屁股上还有一块树叶形状的记。”
高启强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一次洗澡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左边屁股上有一块记,长得还挺好看,就像是一片树叶。
没有想到,自己这样隐私的部位,老和尚都能知道的如此清楚,看来一切都是真的了。
晁德旺真的是自己的亲爹,准确的说,应该是晁盖的亲爹了。
虽然说,这个爹和自己并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是,毕竟自己是借了人家晁盖的身体,怎么着也得对得起人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