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也收住招式:“方将军...你说你输了,此话怎讲?”
方杰道:“武都头,你刚才的鸳鸯腿,只用了六成的功力。如果用全力,方某万难抵挡,必定已经输了。”
武松一愣:“方将军此言差矣,我鸳鸯腿的确只用了六成功力,那是怕把招式用老了,变招不及。”
方杰笑道:“武都头承让了,刚才你分明是有顾虑,而把开始的功力收回了四成。”
武松大吃一惊,他的确是在使出成名绝技“玉环步鸳鸯腿”后,收回了四成功力。
武松自从出道以来,使用过几次“鸳鸯腿”,对方不是死便是重伤。
他担心会伤到方杰,再给天王晁盖增添麻烦。
他没有想到:只是这一简单的变化,方杰竟然能看出来。
“方将军,果然是武术大家。那这一仗,我们便算是平手如何?”
方杰一抱拳道:“武都头哪里话来,这一阵是你赢了。”
武松却道:“理应是平局。”
“哈哈哈!”
晁盖在一旁是朗声大笑,这次没有一点准备的比武,表面看是争个输赢,论个高下。
其实,输赢对于双方来说都并不重要,关键是试探对方的虚实。
“方将军,武都头,你们都是人中翘楚,武艺超群。今日这场比试,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我看啊,就算是平局吧!”
晁盖这番话,说得极为得体,既给了双方台阶下,又保全了两边的颜面。
武松和方杰相视一笑,彼此眼中都流露出惺惺相惜之意。
方杰抱拳道:“武都头拳脚功夫出神入化,方某佩服!”
武松还礼道:“方将军招式精妙,武某也是受益匪浅。”
晁盖已经说话,其他人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这第二局便算是平局。
校军场上,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
到现在,方腊和梁山共比试了两场。
第一场,王寅胜王英。
第二场,方杰和武松平局。
这第三场便尤为关键,梁山败或者平,都是输。只有胜,三战才算是打成平局。
虽然说,输赢都无伤大雅,不过,谁能不愿意赢呢?
一时间,梁山这边都没有说话,都在掂自己的分量。
方腊那边,还有一个南离大将军石宝没有上场。
石宝是一位马上将军,使用的武器是“劈风刀”和“流星锤”。
“劈风刀”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宝刀,能够“裁铜截铁”,甚至可以砍穿三层铠甲,其锋利程度被认为超过关胜的青龙偃月刀。
“流星锤”是一种暗器类的软兵器,石宝常用来偷袭对手,例如在诈败后突然回身,使用流星锤击杀敌人。
这两件兵器一长一短、一明一暗,使石宝在战场上既能正面硬拼,又能出其不意地击杀对手。
关键是,石宝的功夫,还在方杰之上。
方杰的功夫,已经和武松打了一个平手。
当然,如果武松放手一搏,方杰比武松还是差了点。
众人都在思量,自己的功夫再厉害,和武松比又如何?
正在这时,有一人走出人群,抱拳道:“天王哥哥,小弟不才,愿与石宝将军讨教一二。”
晁盖一看,顿时大喜。
也只有此人,才能与石宝一较短长了。
站出来的这个人,正是“神枪将”史文恭。
“好!”
晁盖说道:“二位将军,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是!”
“是!”
虽然,两个人觉得这句话怪怪的,不过,这句话的意思还是都懂。
“石将军,刚才兵器也比了,拳脚也比了。我们...切磋一下马上交锋如何。”
石宝也是一位马上将军,史文恭这样说,也正合他的心意。
“好,正合我意!”
石宝骑得乃是一匹黄骠马,在《隋唐演义》中,秦叔宝骑得也是一匹黄骠马,这是一匹宝马良驹。
史文恭也牵出来了自己的宝马“照夜玉狮子”,手握“朱缨丈二枪”。
这两匹马站在一起,煞是好看。
“照夜玉狮子”通体雪白,没有一根杂毛。
“黄骠马”通体金黄色,只是在马头上有一片白色毛发,形状如满月。
石宝手持劈风刀,刀身寒光凛冽,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目的锋芒。
他轻抚黄骠马的鬃毛,笑道:"史院长的这匹照夜玉狮子,当真是世间罕见的宝马。"
史文恭微微一笑:"石将军的黄骠马亦是神骏非凡。请!"
两人翻身上马,在场中拉开距离。
校军场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场龙争虎斗。
晁盖心中暗忖:史文恭的枪法在梁山上数一数二,原着中,宋江第二次攻打曾头市的时候,曾二十回合击败秦明。
石宝则是方腊麾下四大元帅之首,刀法凌厉。
这一战,胜负难料啊。
“驾!”
随着一声呼喝,两匹骏马八只马蹄翻腾,“稀溜溜”爆叫着冲向对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