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门丹堂,与外门丹房有着天壤之别。
甫一踏入,浓郁却不刺鼻的药香便如同温润的暖流包裹全身。穹顶高阔,镶嵌着发出柔和白光的萤石,将整个殿堂映照得亮如白昼。地面铺着温润的青玉砖,光可鉴人。一排排由整块温玉雕琢而成的炼丹台整齐排列,上面摆放着制式统一、却明显比外门精良数倍的黄铜丹炉。空气中弥漫着精纯的灵气,以及各种灵材混合的奇异芬芳,沁人心脾。
叶东换上了一身崭新的、代表普通内门弟子的月白色云纹道袍,肩头的伤口已用上好的金疮药处理过,被道袍遮掩。他站在靠后的一处炼丹台前,感受着此地的灵韵,心中暗叹。这里的环境,比他那破柴房强了何止万倍。
今日是新晋弟子在丹堂的第一课,讲授最基础的《聚气丹》炼制。授课的是一位姓周的中年讲师,面色严肃,一丝不苟。
“聚气丹,固本培元,引气入体,乃我辈修士筑基之基!”周讲师声音洪亮,回荡在殿堂中,“其炼制,首重君臣配伍,次在火候掌控!青玉藤性温,为主药,取其蕴养经脉之效;凝露草性凉,为臣药,调和青玉藤燥性,引气归元;辅以三味石中和药性,七叶花增其灵气……”
他一边讲解,一边亲自示范。手法娴熟,灵力操控精微,投放药草的顺序、时机、火候的转换都堪称教科书级别。台下弟子,无论是新晋的还是旁听的,都听得聚精会神,不少人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叶东也听得很认真。周讲师的讲解确实基础扎实,条理清晰。然而,当他的意念习惯性地沟通丹田内的乾坤鼎,尝试着“解析”周讲师手中那几味药材时,异变突生!
嗡!
丹田深处,乾坤鼎微微一震,一股无形的波动扫过周讲师手中的青玉藤、凝露草、三味石、七叶花。
瞬间,在叶东的精神“视野”中,这些药材不再是简单的药草,它们的内部结构、药性分布、灵力流转节点都变得无比清晰!他“看”到:
周讲师手中那株青玉藤,靠近根部的两寸处,其内部的药性结构似乎因采摘时损伤,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迟滞和不稳定,灵力流转在此处会形成微弱的涡流。
凝露草叶片上沾染了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火磷粉”尘埃,此物虽微,却会在高温下激发,与凝露草本身的凉性产生细微冲突。
三味石粉末研磨得不够均匀,其中几粒较大的颗粒蕴含的“土煞”之气稍重,若与七叶花同时投放,容易在高温下瞬间形成微小的“药性壁垒”,阻碍融合。
这些瑕疵极其细微,若非乾坤鼎这逆天的解析能力,以叶东目前的丹道造诣,根本无法察觉。周讲师显然也未发现,正按照既定步骤进行。
“……故,当以猛火煅烧青玉藤三息,待其软化,灵力析出,再投入凝露草,以文火调和……”周讲师正讲到关键处。
叶东的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按照这步骤,那青玉藤根部的损伤点,在猛火下会加速药性逸散的不稳定;凝露草上的火磷粉尘埃会被激发,加剧与草药的冲突;而三味石粉末的不均匀问题,则会在后续融合中埋下隐患。
“鼎灵……”叶东意念微动,尝试沟通。
丹田内,乾坤鼎传来一丝极其模糊、断断续续的意念波动,并非清晰指示,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趋向:“……藤损…缓火…草尘…先融石粉……花迟半息……”
叶东心念电转。鼎灵的意思似乎是:青玉藤有损,猛火会加剧问题,改用稍缓之火,先煅烧其主体,避开损伤点?凝露草有尘,不宜过早接触高温,可与三味石粉末先行融合,利用三味石的“土煞”中和火磷粉的燥性?七叶花投放时机延后半息?
这完全颠覆了周讲师的步骤!
叶东心中天人交战。是墨守成规,还是相信乾坤鼎的解析和鼎灵的模糊指引?
最终,一股骨子里的狠劲和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占了上风。他决定赌一把!
周讲师示范完毕,沉声道:“尔等各自领取一份材料,依我方才所示,炼制一炉聚气丹。限时一炷香!开始!”
弟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心翼翼地领取材料,生火、预热丹炉,按照周讲师的步骤一丝不苟地操作起来。殿堂内顿时响起一片“噗噗”的炉火声和药草投入的轻微声响。
叶东也点燃了自己的黄铜丹炉。炉火升腾,他深吸一口气,摒弃杂念,意念高度集中。
他没有立刻投入青玉藤,而是先将炉火控制在比周讲师示范稍弱一线的“中火”状态。然后,他拿起那株青玉藤,指尖微动,用一丝微弱的灵力极其隐蔽地将根部那两寸损伤处轻轻震断剔除,只留下完好的主体部分,投入丹炉!
这一手,快如闪电,又极其隐蔽,专注于自己丹炉的弟子和讲师都未察觉。
中火舔舐着青玉藤主体,药力缓缓析出,绿意盎然,灵力稳定。
接着,叶东没有按步骤投入凝露草,而是拿起那份三味石粉末。他手指在粉末中极其细微地捻动了几下,凭借乾坤鼎的解析,精准地捻碎了其中几粒较大的、蕴含土煞稍重的颗粒!然后,他将处理过的三味石粉末和凝露草同时投入丹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