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风卷起残叶在宫墙下打转。我站在寝殿窗前,望着远处御花园的方向,心头仍悬着方才的火情。
景轩已派人传信回来,说火势已被扑灭,所幸无人伤亡。可我知道,那场火不过是江逸布下的一个幌子,真正的杀招尚未显现。
“娘娘。”心腹宫女轻声唤我,“有消息了。”
我回头,她手中捧着一只素白绢帕,里面裹着一封密信。她的神色有些紧张:“送信人只说是旧友托付,并未透露身份。”
我接过信,指尖触及纸张的一瞬,便觉出异样——这纸极薄,却坚韧异常,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梅花香。这绝非宫中常用之物,更像是江湖中人才会用的秘信纸张。
“退下吧。”我对宫女道。
她应声离去,我转身走入密室,将门轻轻合上。屋内烛光微晃,映得信纸上的字迹愈发模糊难辨。我深吸一口气,取出案头的老妇人临终前赠我的破译册子,细细对照。
信上字句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玄机。我逐字推敲,渐渐拼凑出一条线索:江逸并非孤身行动,他竟与江湖中一个隐秘组织勾结,而那组织,正计划在月圆之夜,借一场宫宴之乱,对景轩下手。
我握紧信纸,掌心沁出冷汗。
江逸的意图终于清晰——他要的不只是扰乱朝堂,而是要景轩的命。
我必须立刻通知景轩。
可就在我起身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迅速将信收入袖中,拉开了密室的机关门。
“娘娘!”宫女慌张地冲进来,“皇上召您前往御书房!”
我心中一沉,不知是福是祸,但眼下也别无选择。
匆匆换上外袍,我随传旨太监前往御书房。夜风拂面,带着几分寒意,我低头疾行,脑海中仍在思索如何向景轩示警。
御书房灯火通明,皇帝端坐于案前,神情凝重。景轩立于一侧,目光落在我身上时,闪过一丝担忧。
“云溪。”皇帝开口,“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我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他说的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火情。
“回陛下。”我稳住情绪,缓缓道,“臣妾以为,此事并不简单。茶楼位置偏僻,且夜间鲜有人至,能选在此处纵火,必是早有预谋。”
皇帝眉头微蹙:“你的意思是,有人故意为之?”
“正是。”我垂首答道,“臣妾斗胆猜测,此举或许是为了掩人耳目,转移注意力,真正的目的尚不可知。”
皇帝沉默片刻,才缓缓点头:“你一向心思缜密,朕信你。”
我松了口气,趁机道:“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
“讲。”
“臣妾近日听闻江湖中有传言,称有一股不明势力正在暗中活动,意图搅动朝局。为防万一,臣妾恳请陛下允许景轩殿下加强府邸防卫,并调派可信之人驻守宫门。”
皇帝沉吟片刻,看向景轩:“你怎么看?”
景轩神色平静,却在我望向他时,微微颔首:“儿臣亦有所察觉。近来府中确有可疑之人徘徊,儿臣已命人加强戒备。”
皇帝终于点头:“好,便依你们所言。”
我心中稍安,却又隐隐觉得不安。江逸既然已经动手,恐怕不会轻易罢休。
离开御书房后,我与景轩并肩而行,夜风拂过他的衣袂,吹起一角金线绣纹。
“你收到信了?”他低声问。
我点头,从袖中取出信纸递给他。
他展开细看,眉宇间逐渐染上肃色。
“这个组织……”他低声道,“我曾在江湖游历时听闻过,他们行事诡秘,专门承接高风险任务,手段极其狠辣。”
我皱眉:“也就是说,他们不是临时被收买的散兵游勇,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刺客。”
“不错。”他将信折好,“看来,我们必须提前布局。”
“月圆之夜。”我喃喃,“还有七日。”
“足够了。”他语气坚定,“我会让墨羽调查他们的据点,同时安排逍遥派掌门协助防守。至于你……”
他顿了顿,声音放柔:“务必小心。”
我抬眸看他,夜色下他的眼神清亮而坚定,一如初见时那般令人心安。
“我会的。”我轻声道。
回到寝殿,已是深夜。我坐在灯下,反复思索这场阴谋的每一个细节。江逸为何要冒如此大的风险?他背后究竟还有谁?
忽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
我猛地抬头,只见一只黑羽飞鸟停在檐角,喙中衔着一片碎玉。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那是青璃留给我的信物。
我快步推开窗,那鸟儿却已振翅飞走,只留下那片碎玉落在窗台上,泛着幽幽冷光。
我拾起它,指尖摩挲其边缘,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难道青璃知道了什么?
翌日清晨,我遣墨羽前往城西,让他秘密联系逍遥派掌门,同时打听是否有女子曾潜入江逸的据点。
午后,墨羽归来,带回的消息让我震惊不已——昨夜,果然有人试图潜入江逸的秘密宅院,却被埋伏的侍卫围攻,那人重伤逃脱,身形瘦削,极似女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