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御花园的朱漆回廊下,看着远处宫墙间浮动的光影。昨日景轩说要带我一同前往南疆,那句话在我心头久久萦绕。可如今,他已悄然离开京城,只留下一封信,寥寥数语,却字字牵心。
“你安心守在京中,我会尽快查明黎无烬的下落。”
我知道他是怕我涉险,可越是如此,我的心就越不安定。江逸的动向尚未完全明朗,铁血盟残部又在暗中蠢蠢欲动,而皇帝虽已命人调查玉兰坊之事,却迟迟未有结果。朝堂之上风声鹤唳,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正当我思索之际,青璃匆匆赶来,神色凝重。
“娘娘,宫里……有人在议论我的身份。”她低声道,语气里透着一丝隐忍的怒意。
我心中一沉,立刻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青璃本是铁血盟的杀手,虽已与我们并肩作战多时,但她在宫廷中的存在始终是个敏感话题。若此时有人借题发挥,势必会掀起一场风波。
“你是从哪里听来的?”我问。
“方才在偏殿更衣时,听见几个宫女低声议论,说我曾在御前现身,恐有不轨之心。”她的眉眼间闪过一抹冷意,“我不在意他们说什么,只是怕连累了你和殿下。”
我握住她的手,温声道:“你不是以前的青璃了,我不会让你再被误解。”
话虽如此,但我心里清楚,流言背后必有推手。青璃的身份一直是个秘密,能在此时将此事传开,绝非偶然。
我立刻召来贴身宫女小菱,让她去查探流言的源头。
“务必小心行事,不要惊动任何人。”我叮嘱道。
她点头离去后,我与青璃回到府中书房,翻阅最近几日的情报。果然,在一份密报中提及,近来有不少关于江湖势力渗透宫廷的传言,甚至有人说铁血盟早已安插内应,随时可能对皇室不利。
“看来,有人想借势将水搅浑。”青璃冷笑一声,“我倒想知道是谁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夜色渐深,宫中灯火阑珊,我独自坐在灯下,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个名字——江逸。
自从景轩离京后,他的行踪越发诡秘。据线报,他在玉兰坊频繁出入,且每次赴宴都带着不同的宾客。那些人中,有几位曾是江家旧部,还有几位则是朝中不起用的小官,似乎正在酝酿什么计划。
我正思索间,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小菱回来了。
“娘娘,奴婢查到了。”她喘着气说道,“流言最初是从东六宫传出的,一个名叫春桃的宫女在茶水房无意中听到两位太监谈论青璃的身份。其中一人提到,是有人特意授意他们散布这些话。”
“是谁?”我追问道。
“那两人已被调离,现在不知去向。”小菱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奴婢打听到,春桃的兄长在江府做杂役。”
我心头一震,果然是江氏家族的手笔。
“他们想借此动摇皇帝对青璃的信任,进而影响我们在朝中的地位。”我喃喃自语。
青璃站在窗边,目光冷冽如霜:“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逼我退让?”
“不是逼你退让。”我缓缓起身,“而是想让我失去皇帝的信任,削弱景轩的力量。”
翌日清晨,我换上素雅的襦裙,前往御书房面圣。皇帝正在批阅奏章,见我到来,微微抬眸。
“云溪,今日怎得空来此?”他语气平淡,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倦意。
“臣有一事禀告陛下。”我恭敬行礼,“近日宫中流传有关青璃身份的流言,臣以为此事不可轻忽。”
皇帝放下朱笔,神情微凝:“你也听到了?”
“是。”我坦然道,“青璃虽出身铁血盟,但她早已弃恶从善,并多次为朝廷立下大功。若因此事受责,恐怕寒了江湖义士的心。”
皇帝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朕并非不明是非之人。只是如今局势复杂,铁血盟虽遭重创,但仍有残党潜伏。若真有人混入宫廷,后果不堪设想。”
“臣明白陛下顾虑。”我继续道,“但青璃之事,臣愿以性命担保。她若真有异心,早在当初刺杀殿下时便可得手,何必等到今日?”
皇帝望着我,目光深邃似海。
“你倒是护她护得紧。”
我垂首,语气坚定:“臣所求,不过是公正二字。”
皇帝终于点了点头:“好,此事暂且作罢。但若日后真有证据指向她,朕也不会姑息。”
我松了口气,躬身谢恩。
退出御书房时,我回头望了一眼,只见皇帝仍在凝视那份奏章,眉头未曾舒展。
我知道,这场风波并未真正平息。江氏家族既然出手,必然不会就此罢休。
回府途中,我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应对。就在这时,墨羽快步迎上来,神色凝重。
“娘娘,出事了。”他低声道,“青璃被人举报私藏禁物,已被侍卫带往大理寺。”
我心头猛地一跳,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谁举报的?”我急问。
“是一份匿名状纸,指证她在府中藏有铁血盟的信物。”墨羽咬牙,“内容详尽,连存放的位置都写得一清二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