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师徒三人结束了对洛阳明堂的探寻,满心都是对历史与文化交织的震撼感悟,缓缓走在回客栈的路上。
就在这时,师父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师父掏出手机一看,脸上露出了些许惊讶,紧接着便是一抹微笑,他对我们说道:“是位许久未见的洛阳朋友,早些年我曾帮他看过风水。”
说着便接通了电话:“喂,老郑啊,好久没联系,最近可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急切的声音,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感觉到事情似乎有些棘手。
师父的神情逐渐变得专注起来,时不时回应着:“别急,你慢慢说。”
挂了电话,师父眉头微皱,对我们说道:“这位朋友在洛阳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传统手工艺品店,最近遇到了些麻烦。
他店里的生意原本一直不错,可近段时间却一落千丈。店里请的老师傅们也莫名地接二连三地生病,他怀疑是不是店里的风水出了问题。
之前我帮他看过一次风水,那时一切顺遂,没想到如今却出了状况。他想请我们过去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出原因,帮他化解困境。”
我思索片刻后问道:“师父,您之前依据《易经》帮他布局风水,让店铺顺遂。但万事万物皆在变化,这次情况突变,您觉得是哪些易理要素发生了改变,导致如今的困境呢?”
师父点了点头,说道:“问得好。风水之学与《易经》紧密相连。《易经》讲究天地人合一,通过对环境、方位、气场等因素的分析,来判断事物发展的态势,从而趋吉避凶。
之前帮他看风水,是依据易理布局,让他的店铺在选址、店内陈设等方面顺应自然规律和五行生克原理。
这次情况有变,很可能是环境、时间等因素发生了变化。时间上的流转会带来不同的气场;而环境方面,哪怕是细微的改变,如店铺内陈设变动,都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影响整体风水格局。
不过,《易经》的智慧博大精深,我们定能从中找到解决之道。”
宋悦兴奋地说道:“那我们快去吧,正好可以看看师父如何运用《易经》帮他解决难题,我们也能跟着学习学习。”
于是,我们师徒三人即刻改变行程,朝着师父朋友的手工艺品店赶去。
一路上,师父向我们介绍着这位朋友的情况。他叫郑德荣,为人忠厚老实,对手工艺品有着极高的热情和天赋。
多年来,他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诚信的经营,将店铺发展得有声有色,在洛阳当地颇有名气。
抵达店铺时,郑德荣早已在门口焦急地等候。一见到师父,他赶忙迎了上来,紧紧握住师父的手,说道:“老伙计,可把你盼来了。你快帮我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实在是没辙了。”
师父安慰道:“别急,先带我们四处看看。” 郑德荣带着我们走进店铺。店铺的外观颇具古韵,木质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招牌高悬,只是此刻店门略显冷清,偶尔才有一两个顾客匆匆走过。
走进店内,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有色彩斑斓的唐三彩,栩栩如生的泥人,还有巧夺天工的剪纸。
然而,本该忙碌的工匠工作区却显得格外安静,只有几位老师傅在那里有气无力地坐着。
师父一边仔细观察着店内的布局,一边询问郑德荣:“最近店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店铺周围环境有没有改变,或者店内有什么大的变动?”
郑德荣思索片刻后说道:“店铺周围好像没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前段时间,为了扩大展示空间,我把店内的一些陈列架重新摆放了一下,还在门口摆了一个大型的唐三彩摆件。”
师父微微点头,继续在店内踱步观察。他注意到,重新摆放的陈列架似乎阻断了原本顺畅的气流,而门口的唐三彩摆件虽然精美,但从风水角度看,其位置和造型可能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这时,我走到一个唐三彩工艺品前,好奇地问郑德荣:“郑老板,我一直对唐三彩很感兴趣,您能给我讲讲它的制作工艺吗?”
郑德荣虽然忧心店铺的状况,但还是耐心地介绍起来:“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可复杂了。
首先得选好合适的黏土,经过舂捣、淘洗等工序去除杂质,让它变得细腻均匀。然后塑造出各种造型,像人物、动物这些,全靠师傅们的手艺。
造型做好后进行素烧,温度得控制在1000 - 1100℃左右,烧好后就该上釉了。
这釉料可是唐三彩色彩斑斓的关键,师傅们把含有铜、铁、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调配好,涂在素胎上。
最后再进行釉烧,温度在850 - 950℃,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就呈现出了黄、绿、白、褐、蓝、黑等各种绚丽的色彩。”
宋悦在一旁看着栩栩如生的泥人,也忍不住问道:“那泥人又是怎么做的呢?感觉每个都像有生命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