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如雪“失踪”的消息如同一场瘟疫,迅速蔓延整个京都。京兆府顶着定远侯府巨大的压力,派出了大量衙役差人,在流民营及周边进行拉网式搜寻,张贴悬赏告示,闹得沸沸扬扬。然而,除了几处可疑的打斗痕迹和零星血迹,以及更多被随意丢弃的、属于其他流民的破烂衣物外,凤如雪本人如同人间蒸发,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流民营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泥潭,三教九流汇聚,每日都有新的流民涌入,也有旧的尸体被拖走掩埋。衙役们面对这如同迷宫般的混乱之地,很快便焦头烂额,进展甚微。最终,只能以“疑遭流寇掳掠,下落不明”草草结案,将压力推给了负责京都治安的九门提督府。
定远侯府内,愁云惨淡。赵老夫人受此打击,病情反复,缠绵病榻。凤远山则如同被抽走了脊梁骨,整日阴沉着脸,脾气暴躁,对谁都带着一股戾气。他失去了精心培养、准备用来联姻五皇子的重要棋子,更觉得颜面扫地,在朝堂上面对同僚或同情或探究的目光,都如芒在背。
二房周氏和凤如霜则彻底老实了,每日缩在自己院里,连门都不敢多出,看向大房方向的眼神充满了恐惧。凤如雪的下场,让她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这侯府内斗的残酷和血腥。
唯有三房,在林氏的雷厉风行下,稳住了侯府的日常运转。林氏一边尽心侍奉赵老夫人,一边还要安抚暴躁的凤远山,同时还要应对各方或真或假的吊唁,忙得不可开交。但她看向凤清歌的目光,却越发倚重和信赖。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凤清歌的冷静和医术,成了侯府最大的定心丸。
凤清歌则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待在清秋阁“调养身体”,实则在为即将到来的流民营之行做准备。她仔细研究着君临渊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关于流民营的详细情报——势力分布、几个主要的“地头蛇”、可能藏匿伤患的地点,以及……君临渊安插眼线的联络暗号。
同时,她也收到了君临渊关于黑市“三爷”的初步调查结果。
情报很简短,却字字惊心:
“三爷,黑市核心人物之一,掌控地下情报交易及部分违禁品流通。行踪诡秘,极少露面,多以面具示人。真实姓名、年龄、相貌皆不详。据点疑为黑市深处‘鬼樊楼’。此楼背景复杂,疑似有朝中重臣及江湖势力暗中支持。袭击凤子陵者,所用兵器带有‘赤蝎’标记,乃赤炎国‘毒蝎堂’杀手独有!毒蝎堂,直属于赤炎国毒圣一脉!”
赤蝎标记!赤炎国毒蝎堂!
情报清晰地指向了赤炎国!袭击胞兄的,是赤炎国毒圣麾下的专业杀手!这再次印证了德妃和君临渊关于太后与赤炎国勾结的推断!而“三爷”的据点“鬼樊楼”,竟有朝中重臣和江湖势力背景,其水之深,令人心惊!
胞兄留下的“黑市三”字,几乎可以确定就是指这位“三爷”!他手中,很可能握有关于“归藏”的关键线索,甚至就是保管者!否则,赤炎国的杀手不会如此精准地袭击了刚刚获得线索的凤子陵!
凤清歌将情报焚毁,灰烬落入香炉。她抚摸着袖中那枚温润的凤佩(皇后所赐)和冰冷的药王令,眼神锐利如刀。流民营之行,不仅要找胞兄的线索,更要为后续深入黑市、接触那位神秘莫测的“三爷”铺路!
三日期限转瞬即至。
清晨,一辆悬挂着“回春堂”标志的青布马车,在几名孔武有力家丁的护卫下,驶向了混乱肮脏的城南流民营。
马车内,凤清歌已换上了一身素净利落的青灰色棉布衣裙,长发用同色布巾包起,脸上未施脂粉,只带着一个遮住口鼻的素色面纱。她身旁放着一个半人高的药箱,里面塞满了各种常见的伤药、风寒药、以及她特意准备的几样应对时疫和毒伤的成药。此刻的她,看起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心怀仁善的医馆女大夫。
夏竹也做小药童打扮,紧张地抱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干粮和水。
马车在流民营外围被拦下。这里用简陋的木栅栏围着,入口处有京兆府临时设立的关卡,几个衙役无精打采地守着,对进出的人流进行着敷衍的盘查——主要是为了防止流民大规模涌入内城闹事。
“干什么的?” 一个衙役懒洋洋地拦住马车。
车夫连忙下车,递上回春堂的文书和一小块碎银,赔着笑脸:“官爷,我们是回春堂的。奉东家之命,来给流民兄弟们施些药,看看病,积德行善。”
衙役掂了掂碎银,又看了看盖着回春堂印鉴的文书,挥挥手:“进去吧!当心点,里面乱得很!”
马车得以放行,驶入流民营的范围。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着汗臭、屎尿、腐烂垃圾和疾病气息的恶臭扑面而来,即使隔着面纱,也熏得人几欲作呕。触目所及,是密密麻麻、低矮破烂的窝棚,污水横流的泥泞小路,以及无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绝望的流民。孩童的啼哭、病人的呻吟、无望的叹息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画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