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妻子,她对丈夫的动向一直很了解。
“办完了。从今天起,我就是自由职业者了,接下来我要为自己打拼了。”
“我相信你,飞宏哥。”
于秋雨觉得宋飞宏身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干劲。
还好昨天把两个孩子送到了父母家,现在夫妻俩独处,自然要做点锻炼。
宋飞宏的想法很简单,系统空间里有好多物资,直接卖出去就能赚第一桶金。有了钱,以后发展起来就快了,这就是钱生钱的玩法。
一晚上的锻炼过后,宋飞宏对妻子说:“秋雨,我要做的事情,一个人干不了,得找个帮手。”
于秋雨说:“那我把工作辞了,回家全力帮你,孩子先让爸妈照看。”
“好。”
宋飞宏很感激妻子的体贴。
第二天,他首先去落实场地。
四九城周边有很多空地,那时候房地产还没火起来,地价也不高。但以宋飞宏这些年攒的钱,还买不起一块厂房的地皮。
不过可以跟政府谈,用租的方式,签个长期合同,等过些年这块地就归他了。
这方面杨厂长有关系,直接带他见了政府的人,吃顿饭就把东郊一块地的使用权搞定了,合同也是以租代买的形式签的。
场地解决了,接着他去二商局办了经营许可证,还注册了一个服装厂,叫“卫雨服装厂”。
是取了他们两人的名字,谐音“未雨”,寓意是未雨绸缪。
手续办完后,他并没有急着盖厂房,而是打算直接摆摊做生意。
这天,他买了一辆三轮车,推进了大院,由前院的阎埠贵帮忙看着。
所有住户都围过来看宋飞宏的三轮车。
“飞宏,你都有自行车了,怎么又买三轮?”阎埠贵纳闷。
“叁大爷,我辞了轧钢厂的工作,以后就靠这三轮赚钱养家。”
宋飞宏半开玩笑地说。
这话让大家都愣住了。
堂堂轧钢厂的车间副主任,放着铁饭碗不要,居然去蹬三轮?
大家以为他买三轮就是去拉客,于是这事很快在大院里传开了。
中院贾家。
贾张氏一进门就叽叽喳喳地说:“秦淮茹,你知不知道,后院的宋飞宏把轧钢厂的工作辞了,现在改去蹬三轮车。哎呀,你说这人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日子过得好了反而犯傻?不过现在咱们总算不用再看他脸色了,一个蹬三轮的,有什么可得意的。”
秦淮茹也挺惊讶:“妈,不会吧,他在轧钢厂一个月也就拿几十块工资,放着这么好的工作不要,跑去蹬三轮,图个什么?”
“所以我说他就是吃饱了撑的。也许他是做了什么错事,自己辞职,免得以后被公开出来丢脸。”
秦淮茹点点头:“可能是吧。”
她心里莫名地有了点底气,以后见到宋飞宏终于不用低头了。
此时傻柱和许大茂也在前院围观。
“嘿,还真没见过不干国营大厂副主任,反倒去蹬三轮的。宋飞宏,你现在也不是领导了,跟我们一样都是老百姓,你倒是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该不会是脑袋被门夹了吧!”
许大茂一边说一边讽刺。
傻柱则说:“许大茂,这么多年我觉得你活得不像个人,今天总算说了句人话。”
傻柱和许大茂一向不对付,但今天为了对付宋飞宏,竟然配合得非常默契。
宋飞宏对此丝毫不在意。
这些人,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他买三轮车是为了摆摊卖衣服,而院子里的人却自己脑补他去蹬三轮。只能说,这些人眼光太短浅了。
他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从他说要辞掉轧钢厂的工作后,院子里面的那些人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也就是说,他这些年当车间副主任时有一定的威严,一直压着大家不敢抬头,现在他一走,就像给这些家伙打开了出头的机会,一个个都冒出来了。
那167就让他们看看自己怎么飞黄腾达吧。
安排好孩子的后事,夫妻俩准备下海做生意了。
于秋雨对这事没什么主意,一切都听宋飞宏的安排,但她依然相信,现在改革开放了,市场环境越来越宽松,小商小贩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出现。
只要有一点商业头脑,就能在物资紧缺、市场宽松的情况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秋雨,其实这些年我一直有件事没告诉你。”
宋飞宏决定跟于秋雨说实话。
当然,他不是要把系统的事情告诉妻子。
于秋雨说:“飞宏哥,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吧,我相信你,你瞒着我肯定是为我好。”
“傻丫头。”
宋飞宏没好气地捏了捏她的鼻子。
“我都三十多了,还叫丫头?”
于秋雨脸上泛红。
“在我心里,你还是个十八岁的丫头,毕竟你保养得像个黄花闺女似的。”
虽然于秋雨已经三十多岁了,但看起来最多也就二十出头。
生完两个孩子之后,身材一点都没走样,身体各个部位都恢复得特别好,连她自己都没想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