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1日|阴转小雨
早上八点整,我准时到达办公室。连日来的阴天让整个城市显得沉闷,楼道里依旧弥漫着过期的年味,只有打印机和散落文件的气息提醒我——这里是战场,不是归处。
办公区里明显安静了许多。李倩离开后,她的办公桌已经被清空,靠墙的那张白板也被擦得干干净净。我习惯性地望了几秒那个方向,还是没有走过去。
今天是新线项目汇报筹备正式启动的第一天,副总早早发来邮件,通知我牵头成立跨部门资料整合小组,并附上了一个初步的联系人名单。邮件言简意赅,却有一句让我读了三遍:“你可以代表我们去推进。”
这句“代表”,似乎将我从“公司的人”转变成了“公司前台面上的人”。我知道,真正的压力,才刚刚开始。
上午九点,第一次跨部门小型会议在东三会议室召开。我提前十五分钟到达,会议材料也重新校对了一遍。和我搭档的是市场部的一个女组长,名叫王彤,语速快、态度直接。
她第一句话就说:“你是李倩的人?”
我顿了一下,轻声答:“之前在她手下干过。”
“那这次我们配合,你要拿主意。副总那边已经明说了,这个项目你主导。”她翻了翻资料,补了一句,“我不习惯反复修改,你有想法就定。”
我点点头:“行,我会尽快给定稿。”
会议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除了王彤,还有财务、研发、行政各一人。不同部门的逻辑和节奏差异极大,但我尽力将每个细节记录在案,会后还单独留下来和每人再确认一次需求。
中午回工位时,我收到副总发来的语音消息:“第一轮会议你表现得不错,别怕定,错了再改,别拖。”
我反复听了三遍。他的声音平缓却有力度,那是一种源自经验的“推你一把”。我知道他在帮我,也在看我。
下午,魏鹏敲我工位的边缘。他已经换了新工牌,挂在外套领口,看上去多了几分沉稳。
“有空吗?去个会。”他说得轻描淡写。
原来是他临时拉我参加一个小范围的信息通报会,内容是关于下一阶段引入的外部项目管理团队。这意味着我这边做的是“内部版本”,但真正的执行,有可能要和外部人协作。
会议中他低声提醒:“后面会有人来抢资源,你要学会不动声色地防守。”
我点点头,却没说话。这种信息,比文件内容更有价值。
傍晚快下班的时候,我继续清理李倩以前的项目文档。一个命名为“Final_Phase”的文件夹吸引了我的注意。
文件夹里全是她做项目时的草稿文档,但有一个Excel文档密码保护,没有文件名,只有一个“Lq”的标记。我试着用她之前常用的几个口令都打不开。
我打开文档属性,最后修改时间是“1月20日 晚上11点47分”。那天我们没有联系,系统也没有她的其他任何操作记录。
这个文档像一个闷头躺在角落的哑谜,被封存在时间缝隙里。也许它并不重要,也许它隐藏着什么她没能说出口的安排。
晚上八点多我还留在公司,王彤发来一份初版结构图,我回了“收到”,然后回到文档密码框前盯了几分钟,最终关掉。
不是现在。我告诉自己,现在不是打开的时候。
窗外的雨滴开始打在玻璃上,我站起来,走到窗前。夜色深沉,城市的光浮在朦胧的水汽里。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主动站到风口前”。不是被安排,而是你自己往前一步。
我想起李倩说过一句话:“真正的独立,是你终于不再等别人指路。”
今天,我想,我真正开始学会往前走了。
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毕业后打工日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