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内,茶香中夹杂着呛人的尘土味。
那茶香原本醇厚悠长,此刻却被尘土搅得有些浑浊,如同这混乱不堪的局面。
杨纪立于掌柜跟前,神色认真地问道:“掌柜的,那几个闹事之人长相如何,你可还记得清楚?”
“大人,那几人身形高大,八尺有余,穿寻常百姓的粗布麻衣。眼神凶狠,瞅一眼就让人心里发毛,其中一人眉毛浓密如墨,另一人面上还有好大一块黑痣……”
掌柜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赶忙说道,他回忆着当时的场景,尽可能详细地描述那几个人的特征。
杨纪面色凝重,仔细聆听,不时微微点头,示意衙役认真记录,心里想着回到巡按府后,一定要让画工精准地画出人像,这可是寻得这帮恶人的关键所在。
“杨大人,小人瞧见那几个人往东边跑啦!”
众人闻声转头望去,只见从人群中走出一个年轻后生。
这年轻人看起来二十出头,身形矫健,眼神中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他穿着朴素的短打,袖口还打着补丁,挤过人群时,不慎碰倒了旁边一张歪倒的凳子,“哐当”一声,在安静的茶馆里格外突兀。
“你确定是往东边跑了?”杨纪问道。
说话间,他不着痕迹地看向年轻人的鞋子,鞋面上星星点点沾染着黄泥。
这是城东独有的黄泥,杨纪一眼认出。
那年轻人来到杨纪面前,微微躬身说道:“大人,小的当时就在街角,亲眼瞧见那几个人往东边跑去了,跑得可快了,眨眼间便没了踪影。”
杨纪当即扭头,对身旁衙役果断下令:“速带几个人去东边追查,务必将那几人给我擒获归来!”
衙役领命匆匆而去,杨纪听完掌柜描述那几人特征,又询问了一些案发时的细枝末节。
随着掌柜的讲述,那几人在茶馆闹事的场景,如画卷般在杨纪脑海中徐徐展开。
掌柜每道出一个细节,杨纪的眉头便不自觉地紧蹙一分。
当听到那几人砸完茶馆后,竟能在知府衙门的人匆匆赶来之前,有条不紊地迅速撤离现场时,杨纪心中更是警铃大作。
他深知,这几人绝非寻常街头混混可比。
普通混混行事往往毫无章法,全凭一股蛮劲,闯下祸事之后只会惊慌失措地逃窜。
而这伙人,不仅行动果断迅速,而且撤离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显然是经过周密谋划的,背后必定有主谋指使。
环顾四周一片狼藉的茶馆,杨纪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出去追捕的衙役们能够有所收获。
这是目前找到王虎背后之人的关键线索,若是将几人成功缉拿归案,或许便能撕开王虎背后之人的伪装,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悄然而逝,许久过去了,前往东边追查的衙役,依旧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杨大人,依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张景和双手背后,踱步过来问道,神色中带有几分忧虑,目光在茶馆内四处游移打量。
杨纪回头看向张景和,神色平和地说道:“张大人,当下情形尚不明朗,下官眼下能做的,唯有静候追捕的衙役传回消息,茶馆遭此横祸,百姓亦受惊不小,下官这便安排人手安抚百姓,让他们尽早返家。”
张景和微微点头,“杨大人思虑周全。只是这无端闹事之人如此张狂肆意,恐怕是早有阴谋算计。”
“是啊,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胡作非为,不过我已让衙役详细记录闹事者特征,待画像绘出,便张贴于全城各处,发动百姓一同寻觅线索。”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林金城,嘴角泛起一丝嘲讽笑意,开口道:“杨大人此番大动干戈,声势倒是不小,只恐最后徒劳无功,白白惊扰百姓。”
“哦?既然林推官这般言语,想必是有高招在胸,不妨直言,也让本官长长见识。”
杨纪目光冷冷扫向林金城,本不愿搭理这无休止的寻衅挑刺,可对方却愈发得寸进尺,真以为他毫无脾气不成。
林金城一怔,似乎没想到杨纪会如此直接反问。
他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很快又恢复那副了阴阳怪气的模样。
“哼,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推官,能有什么办法?杨大人来自京城,神通广大,我不过是好心提醒杨大人,莫要到时候人没抓到,反倒让百姓对官府愈发失望。”
杨纪目光平静地看着林金城,心中对其这番言辞厌烦至极,却依旧克制着说道:
“林推官,此刻便断定能否抓到闹事之人,确实为时尚早,林推官若有真知灼见,还望不吝赐教,切莫一味冷言冷语,讥讽挖苦。”
林金城被杨纪这番软中带硬的话,说得脸色微微一变,嘴唇嚅动了几下,欲言又止,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两位都是为了陵安城的百姓,只是行事风格略有不同罢了,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处理好茶馆闹事一事,给百姓一个交代。”张景和连忙出来打圆场,说着,他轻轻拍了拍杨纪的肩膀,试图缓解这紧张的气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