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两日后清晨·经济发展办公室
晨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进来,唐柠正在整理青石县考察的资料,办公室门突然被"砰"地撞开。
"唐主任!唐主任!"张德发举着一份文件风风火火的冲进来,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老布鞋上还沾着车间里的辣椒粉。
"批了!全批了!所有指标都是'优秀'!"他挥舞着文件的样子活像打了胜仗的士兵举着军旗。
唐柠接过文件,指尖轻轻抚过那个鲜红的公章,嘴角的笑意像初春的冰面,先是微微颤动,继而完全绽开:"张厂长,立即通知生产线,全面启动出口包装准备工作。"
张德发搓着手,突然做贼似的左右张望,压低声音道:"听说...那个王副局长被调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去了?"他挤眉弄眼的样子活像个听说八卦的老太太。
唐柠眨了眨眼,一脸无辜:"是吗?我这两天忙着青石县的事,都没注意人事变动呢。"
她转身走向窗前,阳光在她侧脸镀上一层金边,"不过张厂长,您要记住——"
"在咱们这儿,解决问题不一定要硬碰硬。"她回眸一笑,阳光在眼中碎成点点星光。
张德发怔怔地望着她:"唐主任!您是这个!"他竖起的大拇指都快戳到天花板了。
唐柠忍俊不禁:"张叔,您这是要把我架火上烤啊?快回去盯着生产线吧,记得每小时抽查一次密封质量。"
唐柠顿了顿,又嘱咐道:"对了,给夜班工人准备些红糖姜茶,天开始转凉了。"
系统:“宿主形象异常伟光正!我都不适应了。”
唐柠在脑海里翻了个白眼:"怎么啦?我偶尔当回模范干部不行吗?企业的人文关怀很重要。"
系统:“行行行,您继续发光发热,本系统先去擦擦被闪花的摄像头...”
待张德发哼着小曲离开后,唐柠推开会议室的木门,晨风挟着桂花香扑面而来,吹散了屋内缭绕的茶烟。
林岚正往印着"劳动最光荣"的搪瓷杯里倒热水,蒸腾的雾气模糊了她军装领口那枚锃亮的团徽;
周明和陈默脑袋挨着脑袋,正在一张手绘的码头草图上指指点点;
李红旗嘴里叼着半截铅笔,在账本上写写画画的样子活像个打算盘的老掌柜;
王燕则把一摞生产报表按日期排得整整齐齐,连边角都对得一丝不苟。
"都到了?"唐柠把军绿色挎包往会议桌上一放,取出笔记本,"今天咱们重点解决青石县和白河县的问题。"
林岚"唰"地站起来,两根麻花辫随着动作甩到胸前:"唐主任,我二叔带着矿务局的技术员把青石岩山跑遍了!"
随即展开一张手绘的矿点分布图,铅笔尖点着几处红圈,"这五个矿点的石灰岩纯度都在85%以上,完全符合水泥生产标准。"
她翻到第二页,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运输成本:"用骡马车运到县水泥厂,每吨成本只要三毛二分钱,比从邻省采购便宜53%。"
"水泥厂现有产能?"唐柠问。
"老式立窑,日产不到10吨。"林岚皱眉,"扩建需要新设备,需要钱,但县里资金紧张,徐主任一直卡着批文,说要等省里拨款。"
唐柠的钢笔在"徐主任"三个字上画了个圈:"资金我来想办法,县里不用担心。至于批文..."她冷笑一声,"建设等不起官僚主义。"
她转向众人:"明天我和林岚去青石县实地考察。"
陈默站了起来,他直接把算盘摆在桌上,手指翻飞间珠子"噼啪"作响:"白河码头如果扩建到200吨级,那么年吞吐量保守估计12万吨!"
算盘一推,又展开张手绘曲线图,"对比陆运,每吨货运费能省四块七毛三,时间节省三分之二。"
李红旗倒吸冷气:"这得给国家省多少钱..."
"关键是这个。"陈默指向图纸上蜿蜒的蓝线,"打通白河-省城航道后,咱们红星午餐肉能直运省港口,出口换汇成本降45%。"
唐柠钢笔重重划下一条线:"陈默,你带人去省航运局要航道测量数据。记住——"
"就说这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的物资运输,如果遇到困难就记下来,等我从青石县回来处理。"
周明翻开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临水县那十台车床保养得不错,但改装成拖拉机生产线需要技工支持。"他指着草图,"他们厂长希望能派技术骨干驻点指导。"
"正好,我来联系上海第一机械厂的专家,"唐柠点头,"青石县的事情解决后,我们就启程去临水,周明你全程跟着。"
她特别强调:"记住,第一台样机要漆成临水县农机厂的标号。"
唐柠合上笔记本,声音清晰有力:“明天由我带队,周明和林岚明早在市政府门口等我,汇合后去青石县。”
“李红旗带指挥部文件先行接洽河运码头的扩建,陈默负责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王燕你坐镇红星养猪场,确保罐头生产线24小时运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