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虽不明所以,但仍据实回答:“据兵部消息,荣国府的成年子嗣只有贾琏一人,他要继承爵位,不能轻易离开。
而庶子贾环虽然年幼,但体格高大,看起来像十五六岁,符合出征条件。"
弘武帝拍案而起,愤怒地说:“真是荒谬至极!让一个孩子上战场,我记得贾宝玉比贾环还大两岁,为何不派他去?”
戴权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贾宝玉是荣国府太夫人的掌上明珠,怎能冒险派去战场?贾环不过是个庶子,让他顶替也无妨,这在大家族中很常见。"
听罢,弘武帝冷笑一声,起身前往太玄宫。
太玄宫中,弘武帝向太上皇行礼后坐下说:“父皇,北辽主帅王伦推荐贾环担任狂风卫指挥使,父皇怎么看?”
太上皇翻阅镇北侯王伦的奏折后,沉思片刻道:“荣国府终于出了个有能力的人,贾代善也算有了继承者,准了!”
弘武帝笑着道:“说到贾环,朕确实对他印象深刻。
他虽年幼,但言谈举止不凡,懂礼仪,知进退,更重要的是他心系国家。"
太上皇好奇地问:“哦?皇帝见过贾环?”
弘武帝于是将微服出巡时遇到贾环的事告诉太上皇:“好啊!小小年纪就有忧国之心,难得,难得。"太上皇拍案称赞,随即问道:“依你看,贾环从军时才九岁?”
弘武帝点头道:“父皇,正是如此。"
“荒唐!荣国府难道无人可用?居然让一个孩子上战场!”
太上皇闻言愤怒地说。
弘武帝连忙劝慰:“父皇息怒,大族的庶子往往被当作牺牲品。
那孩子很争气,如今十二岁就已位列三品官职,也算是给了荣国府那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但他现在也和荣国府疏远了。"
太上皇仍有些不满:“贾代善那样的人物,怎么会养出这样一群无用之人,竟让一个孩子去战场拼杀,实在不可理喻!皇帝,这次扶风城战事结束后,无论如何都不能亏待这孩子,就算是为了贾代善,也该好好照顾他。"
弘武帝答应道:“儿臣记住了。"
北辽扶风城,中军大帐。
镇北侯王伦端坐主位,旁边是贾环在内的三位指挥使及其他将领。
王伦严肃地说:“诸位,目前形势不容乐观。
城内兵力不足二十万,而罗刹国还有六十万大军,是我们兵力的三倍。
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众将领低头沉默,都知道罗刹 ** 队势如破竹、人数众多,目前只能坚守城池等待援军,即使如此,也不确定能支撑多久。
王伦见众人无言,指向贾环问道:“贾指挥使,你有什么想法?”
贾环只得站起来,恭敬地说:“大帅,我军实力较弱,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城池,等待援军。"
王伦也明白这是唯一的出路,叹息道:“目前援军没有消息,我们还能坚持多久都不清楚,一旦城破,我们就是大乾的罪人!”
“禀报!”
传令兵入帐后单膝跪地道:“大帅,罗刹人集结大军,正朝扶风城进发!”
镇北侯王伦神情一肃,严肃道:“诸位,报效朝廷的机会到了!本帅与三位指挥使各自守卫一门,绝不能让罗刹人踏入扶风城半步!”
帐下众将齐声应道:“愿与扶风城共存亡!”
三日后,扶风城破败的城脚下尸横遍野,可见战斗之激烈!贾环带领亲兵巡查南城墙时,见远方罗刹人再次集结,不禁心生忧虑。
短短三天激战,扶风城兵力已不足十万,而罗刹人虽伤亡惨重,仍有近五十万大军。
照此发展,扶风城恐难守住,贾环深感忧虑。
贾环望着身后两万精锐士兵,高呼道:“弟兄们,我深知若朝廷援军再不来,我们可能都将命丧于此。
但如今扶风城已被罗刹人重重包围,想撤也已无路可退。
眼下唯一能做的,就是拼死抵抗!即便战死,也不能让罗刹人轻视我大乾将士!”
士卒听罢,皆知当前唯有奋不顾身一途,纷纷吼道:“拼了!拼了!”
此刻,士卒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战死也能多拉几个敌人陪葬。
不久,罗刹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攻城。
贾环挥刀疯狂击杀爬上城头的罗刹人,亲兵们则忠心耿耿地守护在他周围。
因服用基因药剂,贾环力大无比,冲入敌阵犹如猛虎扑食,无人敢近其身,罗刹人皆避之唯恐不及。
在贾环的强势表现下,士卒士气高涨,南城暂时固若金汤。
就在贾环奋力厮杀之际,亲兵统领周扬踉跄赶到他面前,焦急禀报:“大人,大事不好!东城门已被罗刹人攻破!”
听闻前方将领急切禀报后,立即下令加速行军,火速支援扶风城。
大军抵达时,东门已被攻破,西、北两门亦告急,唯独南门尚能坚守。
领兵将领迅速率部直奔南门,唯有此处可确保安全入城并清除城内罗刹势力。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