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被围,甄应嘉于门口焦虑徘徊,闻讯后匆忙赶往内堂告知老母。
“母亲,大事不好!府外已被包围。"甄应嘉急切禀报。
甄太夫人缓步而出,说道:“慌什么?我们甄家并未参与反对新法,更何况有太上皇的支持,甄家绝不会 ** 。
想必是贾家那个年轻人到了金陵,这阵仗不小啊。
你去府门口迎接,带他进来,我想见见这位贾家的青年才俊。"
甄应嘉在府门前急切地等候,远远看到一位少年走来,衣着像是宁国府的贾环。
他急忙上前行礼道:“下官甄应嘉拜见宁侯。"
贾环笑着对甄应嘉说:“世叔无需多礼,我有皇命在身,打扰太夫人,还望见谅。"贾环包围甄家的目的不过是想给甄家一个警告,毕竟林如海还在江南,甄家若有所收敛,林如海就会更安全。
虽然贾环怀疑林如海中毒之事与甄家有关,但也不一定就是甄家所为,也许是在都中发生的。
甄应嘉心中虽有不满,却笑着说:“宁侯言重了,请进府喝茶,家母正在等候。"
贾环随甄应嘉来到甄家后堂安慈堂,这是太上皇赐予的堂号。
进堂后,只见一位白发老妇人端坐主位,含笑看着贾环,身旁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女孩搀扶着。
贾环上前行礼道:“晚辈贾环拜见太夫人。"
甄家太夫人虚扶示意,说道:“久闻荣国府出了位佳孙,年仅九岁便上战场与罗刹人作战,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贾环摆手笑道:“太夫人过誉了,当年也是迫不得已,让您见笑了。"
甄家太夫人轻笑:“我便直呼你环哥儿好了。
环哥儿虽受了些委屈,但在大家族里这种事并不少见。
据我所知,你家老太太除了当年投军之事做得稍有过分,平日对你并无苛责之处,别记恨她,家和才能万事兴。"
贾环点头答应,心想这位太夫人确实厉害,只字不提甄家被围之事,反而以贾家世交的身份教导自己,无形中拉近了两家关系。
甄家太夫人沉思片刻,说道:“环哥儿,我不知道你为何与林如海如此亲近,这次行动也是为了震慑甄家,确保林如海的安全吧。"
贾环听后大吃一惊,这老太太果然厉害,连他的心思都能猜到。
见贾环神色紧张,甄家太夫人笑着说道:"你不必太过惊讶,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有什么看不透的?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林如海中毒一事并非甄家所为!甄贾两家世代交好,即便盐政上有分歧,甄家也不会对林如海下此毒手。"
贾环信服甄家太夫人在这事上没有理由 ** 他,因此推断此事应该是都中之人所为,但他绞尽脑汁也猜不出是谁下的手。
甄太夫人见贾环沉默不语,安慰道:"环哥儿不必过于忧虑,林如海已无大碍,对方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也害怕留下痕迹。"
贾环点头赞同:"太夫人所言甚是,想必是都中之人,也无非那几个罢了。"
甄太夫人叮嘱:"环哥儿切莫深陷其中,都中的局势复杂得很,我还指望你能助甄家一臂之力,别被牵连进去。"
贾环心中苦笑,既已追随弘武帝,怎能置身事外?"多谢太夫人提醒,我会铭记于心。
不过甄家这些年行事嚣张,且欠国库的银两数目不小,太夫人还是需要约束族人,想办法偿还国库才是。"
甄太夫人叹息:"我又怎会不知其中的风险?家族庞大,人心各异,应嘉又无能为力,我能有何作为?至于环哥儿提到的国库欠银,我会尽力筹措。"甄应嘉在一旁羞愧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贾环笑道:"国库欠银暂且不必着急,慢慢来即可。
甄家这些年在金陵作恶不少,太夫人该处理的还是要处理,不然将来难免被清算。
我言尽于此,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告辞了。"
甄应嘉亲自送贾环离开,回府后对甄太夫人说道:"母亲,贾环的话是不是危言耸听?只要妹妹和外甥在宫里,我们甄家……"
"胡说!贾环所言之事,你不妨查一查,凡涉及人命的,该送官的一定要送官,正好借此机会整顿族人。"
甄应嘉为难地说:“母亲,这样做岂不是与族人撕破脸了吗?何必如此呢?”
甄太夫人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斥责道:“糊涂话!不这么做,难道要等朝廷来抄我们的家吗?要是太上皇过世,这些族人闯下的祸事都要我们来承担。
到那时,即便娘娘和皇子在宫中,我们也难逃被抄家流放的命运。
你还在这小事上纠结,真是愚蠢至极!”
喜欢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