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贾环的选择让他安心不少,满意地点点头,转向张廷玉说道:“看吧,这才是真正忠诚的大乾臣子。"
张廷玉随声附和:“宁侯重情义且淡泊名利,堪称国家栋梁。"
贾环谦逊地回应:“张相过誉了,我只是尽本分罢了。"
弘武帝笑着说道:“哼!要是满朝文武都像你这般考虑问题就好了,朕就能少操很多心了。
既然你不肯,那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给朕?”
贾环略作思考后直言道:“臣以为镇国公府的一等伯牛继宗较为合适。
首先,他与元兴勋臣不合;其次,他多年不受重用,若陛下重新起用他,定会竭诚效命。"
弘武帝与张廷玉对视片刻后说道:“朕成全你,稍后你亲自去给牛继宗传旨。"贾环明白这是弘武帝给自己一个机会,看起来他对自己的戒备还未达到极点,不过还需观察后续。
弘武帝接着问:“贾环,你如何看待如今的军情?有何建议?”
贾环笑着回答:“陛下,当前军队主要由元兴勋臣掌控,长此以往恐生军镇割据之患,尤其是边军更为严重,陛下宜早作准备。"
听到这话,弘武帝和张廷玉均皱眉思索。
弘武帝严肃地说:“贾环,这些问题朕并非不知,但朝中并无太多能替代的武将,贸然更换边军将领会让军心动摇。"贾环微微一笑:“臣并未提议随意罢免边军将领,那样太冒险。"
张廷玉催促道:“宁侯不妨详细说明。"贾环笑着回应:“陛下可以让将领们轮换驻防,同时调入神京城的新势力,并让原本在神京城的元兴勋臣前往边疆。
如此一来,新任主将对旧部不熟,若有变故,只需一位得力将领携圣旨即可应对。
加上严格控制边军后勤供应,便万无一失。"
弘武帝与张廷玉听后眼睛一亮,此计甚妙。
张廷玉高兴地拍手称赞:“好主意!宁侯此策实乃良谋,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弘武帝心情愉悦,调侃道:“爱卿莫要夸他,不然这小子怕是要得意忘形,又添麻烦。"张廷玉随之抚须大笑。
贾环离开皇宫后来到镇国公府,牛继宗父子迎接他,问道:“环哥儿深夜来访,可是有急事?”
贾环展示手中的圣旨,笑着说:“世伯,请先设香案接旨吧。"
宣读圣旨完毕后,牛家热情招待,连夫人刘氏也出席宴会,足见牛家将贾环视为自家成员。
贾环与刘氏见礼道:“打扰婶婶雅兴,是小子失礼了。"
刘氏笑意盈盈,“宁侯是贵客,别人求还求不来,怎会打扰之说。"
贾环笑答:“婶婶太客气,唤我环哥儿就好。
咱们两家本是世交,婶婶无需拘礼。"
刘氏笑意更浓,“既如此,我便直呼你环哥儿。
原以为贾家自老国公过世后渐趋没落,不想荣国还有这般出色的后人!”
贾环谦虚道:“婶婶过誉了,我只是承了祖辈遗泽而已。"
刘氏笑着未再多言,心中却暗想,贾家的家底虽在,但贾琏、贾宝玉的身份再高,也不见得比贾环强,结果还不是这般境地。
镇国公府宴席上宾主尽欢,席间牛安有意结交,与贾环愈发熟络。
在牛继宗父子送别后,贾环带着几分醉意离开。
牛继宗父子回至内堂,刘氏缓步上前道:“恭贺老爷荣任军机大臣!”
牛继宗摆手道:“这不过借了环哥儿的光罢了。"
刘氏笑道:“这也是老爷的本事,不然环哥儿为何不推荐别人?我看他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安哥儿应多多亲近他才是。"
牛继宗点头赞同:“夫人说得对,环哥儿确实重情重义,让安哥儿多与他往来也好。
安儿,今后要用心结交环哥儿,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牛安恭敬回应:“父亲教诲,孩儿谨记在心。"他对贾环印象不错,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
贾环回到宁国府时已掌灯,几个丫头正嗑瓜子闲聊,听到小丫头通报,连忙迎出来说:“三爷回来了。"
平儿闻到贾环身上的酒气皱眉道:“爷喝了多少酒,快去泡个热水澡。"说完,平儿和彩霞扶着贾环走向水房。
贾环洗了个舒坦的澡,换了身轻便衣服回到屋中,躺上炕听丫头们低声交谈,很快便沉沉睡去。
清晨时分,贾环轻手轻脚地离开还在熟睡的香菱,走到屋外。
此时,晴雯和彩霞早已准备好了温水,等着为贾环洗漱。
日常的这些事务通常由晴雯和彩霞打理,而平儿则负责内宅的大事小情。
至于香菱、小吉祥和晴月等人,都有赖床的习惯,大家对此也习以为常。
贾环结束晨练回到家中,发现小吉祥和香菱等几个丫头正迷迷糊糊地在院子里刷牙。
进屋后,晴雯等人已经摆好早餐:一盘豆皮包子、几碗白粥以及几样清爽的小菜。
刚做完运动的贾环肚子饿得厉害,迅速将桌上的食物一扫而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