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欣慰地说:“这样就好,我也安心了。
管家的事就先由鸳鸯帮忙,切莫让她再劳累,好好养胎才是正理!”
贾环笑着保证:“老祖宗放心,林姐姐她们正在二嫂子那儿劝她,以后定会让二嫂子安心养胎,给老祖宗添个大胖孙子!”
贾母笑得合不拢嘴,贾琏的惨死让她悲痛不已,但既然有了新的希望,她怎能不为贾琏感到欣慰?只是她若知道某些事,不知会作何感想。
贾环回到王熙凤的住处,黛玉问:“环儿,事情办得如何?”
王熙凤也满怀期待地望着他。
贾环笑道:“我出面,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老祖宗得知二嫂子怀孕也非常高兴,只等二嫂子生下男孩啦!”
王熙凤听后心中稍安,若荣国府立下世子,无论是谁,她们母女的地位都会变得微妙。
她对贾环感激地说:“多谢三弟。"说完,起身行礼。
贾环忙避开道:“二嫂子不必如此,这是我分内的事,无需言谢!”
王熙凤听出了话里的深意,脸微微泛红:“怎会不当?对三弟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对我们母女而言,却是大恩。"
贾环摆手笑道:“何来大恩!二嫂子这么说就见外了。
不说我和琏二哥是兄弟,单凭这些年二嫂子为荣国府操持大小事务,孝敬长辈、照顾姐妹,便是功劳一件。
为二嫂子撑腰,也是我该做的。"
王熙凤听后,想起这些年在荣国府经历的艰辛与不易,不禁落泪:“三弟,你还记得这些,真是太难得了。
以前我对你的关心不够,后来你却不计前嫌多次帮我,我都铭记在心。"
贾环叹了口气说:“二嫂子,您当年一心扑在老太太、宝玉以及姐妹们身上,这也是人之常情。
那时我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庶子,您没苛责我就很好了,我真的没对您记恨过。"
黛玉见贾环说得愈发悲伤,便笑着转移话题:“环儿,你还好意思提过去的事?听二姐姐说你的那些旧事,我现在想起来都要笑出声来!”
贾环摸了摸鼻子说:“林姐姐,那时我还小,不懂事,你怎么能取笑我呢?再说,那些事情我都记不清了!”
贾环心里想着,这锅我可不背。
迎春也调侃起贾环:“你们不知道吧,环儿小时候特别淘气,他拿木棍去欺负花园里的鸳鸯,被嬷嬷当场抓住,他还硬撑说不是自己干的,可是木棍上还粘着鸳鸯的羽毛呢!”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贾环意识到气氛不对,赶紧转向王熙凤说道:“二嫂子,您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就告诉我,我还有事要忙,先走了。"说完,他匆匆离开。
姐妹们见状纷纷大笑,王熙凤也笑着说:“林妹妹,没想到三弟还有这样幽默的一面,你们真是幸运,能有这样的男人陪伴。"
这时,一个小身影冲进来喊道:“娘亲!”
原来是巧姐儿听闻王熙凤身体不适,特意赶来看望。
看着泪眼婆娑的女儿,王熙凤用帕子轻轻拭去她的泪水,笑道:“别哭,娘亲没事。"
小惜春对巧姐儿说道:“巧姐儿,你娘亲没事,她要给你添个小弟弟啦,你觉得开心吗?”
巧姐儿期待地看着王熙凤问道:“娘亲,四姑姑说的是真的吗?巧姐儿真的要有个弟弟了吗?”
王熙凤笑着点点头:“是的,你四姑姑没说错,巧姐儿很快就会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巧姐儿一听这话,立刻从王熙凤怀中跳起,开心地说:“太棒啦!巧姐儿终于要有个弟弟妹妹啦!以后我会把我好玩的东西都留给他们!”
荣国府里巧姐儿总是很孤单,只能跟年纪相仿的丫鬟玩,可这些丫鬟对她太过恭敬,让她觉得很无趣。
现在听说要添弟弟妹妹,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宝钗笑着调侃:“巧姐儿有了弟弟妹妹,可别把咱们珺姐儿给忘了啊!”
巧姐儿乖巧地回应:“婶婶,珺姐儿也是我的妹妹,我很喜欢她。
不过以后我要多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
不能经常去找她玩了。"
宝钗摸了摸巧姐儿的头,说:“没关系,有空就常来找她玩,不然时间长了,她可能真会忘记你。"
巧姐儿皱着眉说:“那我一定抽空去看看珺姐儿,不然她真的会把我忘掉。
等她长大些,我们还可以一起玩呢。
现在的珺姐儿总爱睡觉,每次去看她,她多半都在睡觉。"
宝钗笑着说:“好,那你一定要常去看她,不然她真会把你忘了哦。"看着小小年纪就懂事的巧姐儿,宝钗认真地点点头,大家忍不住笑了起来。
宁郡王府。
太监对宁王刘玄说:“王爷,我们的探子传来消息,弘武帝需要养两年身体才能恢复并处理政务。"
宁王刘玄皱眉道:“这么说,再过一年多他就能重新处理朝政了?这对咱们不利啊。
即使是刚出生的皇子,朝中支持弘武帝的人也不会轻易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