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满月时,贾母对贾环说:“这孩子出生不易,多亏你救了她,给她取个名字吧。"
贾赦心中颇感不悦,心想为何我的孙子要由别人来取名字。
但贾母所言句句属实,确实因贾环救了他的孙子,于是说道:“母亲说得极是,若非你相救,不知会出何事,你就给起个名字吧!”
贾环听后,对贾赦道:“大老爷,那我就冒昧了。"低头思索片刻,抬起头道:“这孩子生得不易,盼他将来茁壮成长,便唤作茂吧!”
贾赦听罢眼前一亮,道:“好名字,寓意也好。"
贾母笑了起来:“好,今后就叫贾茂,茂哥儿!”
王熙凤抱着孩子,也跟着笑道:“我们有名字了,茂哥儿!”
内心对这个名字很是满意。
林黛玉这时笑道:“你的爹爹当得真不错,尽给人家取名字了,咱们珺姐儿还没正式名号呢,不如顺带也为她取一个吧。"
贾环闻言笑着答道:“好,那就一起取一个,就叫贾芷如何?”
林黛玉听了拍手称赞:“好名字,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正适合我们家珺姐儿!”
薛宝钗听后也很高兴,对怀里的小丫头说道:“珺姐儿,你父王为你起了大名,以后我们就叫你贾芷啦!”
怀中的小丫头似乎有所反应,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不停地向贾环伸手,两岁的她力气渐长,薛宝钗一时竟有些按捺不住。
贾环急忙从宝钗手中接过小丫头,宠溺地问道:“珺姐儿,喜欢这个名字吗?”
小丫头在他怀里欢腾跳跃,笑嘻嘻地喊着“爹爹”
。
宝钗走到小丫头身后,轻轻拍了拍她的屁股,笑道:“小坏蛋,就知道找你爹爹,妈妈白疼你了!”
小丫头不明所以,还以为是在夸她,咧嘴笑着喊“妈妈”
,逗得宝钗心里一阵柔软。
贾母瞧见林黛玉羡慕的眼神,笑道:“玉儿,你得赶紧了。"湘云在一旁偷笑,贾母又转向她说道:“你也别笑,自己也是同样情况。"
薛姨妈在一旁笑道:“老太太不必着急,这么多孙媳妇,日后玄孙多得让您抱不过来呢!”
贾母听罢笑道:“借姨太太的话,我可不嫌多,哈哈!”
过完年,春天悄然到来。
皇城中,御书房内,弘武帝沉稳地问御医:“朕的身体还需休养多久才能痊愈?”
太医院院判恭敬答道:“启禀陛下,病来得急,病去得慢,急不得。
目前陛下身体恢复良好,大约一年即可完全康复。"
弘武帝点了点头,示意院判退下。
随后对戴权说道:“最近宁王有何动静?”
戴权躬身回禀:“回陛下,宁王刘玄一直深居简出,未曾有过异常举动。
卫国公府同样平静,邓安也只与几位友人往来,一切正常。"
弘武帝冷笑一声:“继续监视,朕不相信事情会如此巧合,其中必有隐情。
一旦他们露出破绽,立刻将其清除!”
戴权应道:“奴才领命。"
弘武帝起身前往凤藻宫,抵达时,贾元春已闻讯在门口相迎。
行礼后,弘武帝亲自扶起她道:“免礼。"
在凤藻宫正殿落座后,弘武帝笑着问:“咱们的小安乐呢?”
他膝下的独女,也是唯一一位公主,自然备受宠爱。
贾元春笑着答道:“陛下,小安乐正在午睡,此时应该醒了。"转身吩咐抱琴:“去看看公主是否醒来,若已醒,请抱来给父皇看。"抱琴领命入内。
不多时,抱琴抱着刚睡醒的小公主出来,弘武帝急忙接过,问道:“安乐想不想父皇?”
三岁的孩子搂住他的脖子撒娇:“想!父皇都不来看安乐,父皇坏!”
弘武帝笑出声:“是父皇错了,以后一定多陪陪你,好吗?”
小公主在弘武帝怀中用力点头:“好!”
那可爱模样让弘武帝满心欢喜,便对贾元春说道:“自从安乐出生,因朝中事务繁忙,未及时给你升位份,是朕的疏忽,还望爱妃莫怪。"
贾元春听后笑着说:“陛下这话太过了,臣妾能为陛下诞下公主,已是莫大的福气,不敢再有他求。"
“哎!”
弘武帝摇头道,“这不成,实在不妥。"转头对戴权说:“传旨,贾氏因诞下公主有功,晋封贵妃,昭告六宫。"
戴权恭敬地回道:“奴才遵旨。"
贾元春连忙跪下谢恩:“臣妾叩谢陛下。"
弘武帝笑道:“爱妃不必多礼,这是你应得的。"说着抱起小安乐,“安乐,父皇带你去看花,可好?”
小安乐拍手欢笑:“好呀!安乐要去看花!”
荣国府内,贾母听到元春晋升贵妃的消息,非常高兴,立刻设宴全府庆祝,并赏赐所有下人三个月的月钱。
看着这些兴高采烈的小丫头们,贾母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
王熙凤走进来说:“恭喜老祖宗,贺喜老祖宗,娘娘成了贵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