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贾母举杯道:“今日实在高兴,大家一同喝一杯吧!”
黛玉腼腆一笑:“外祖母,我不饮酒。"湘云想了想说:“祖宗,我也不喝了。"宝钗脸微红道:“祖宗,我也不能饮酒。"
贾母一愣,问:“为何?”
鸳鸯在贾母耳边低语几句,贾母目光在黛玉、宝钗、湘云身上来回看,笑着问:“是否请过大夫?”
黛玉摇头:“只是月事迟了几日,有些疑惑。"贾母转向宝钗和湘云:“你们呢?”
宝钗笑道:“我的状况和上次怀珺姐儿时类似,想再过几日请大夫看看。"湘云羞涩道:“我和林姐姐差不多,不确定,见她不吃酒,才想起此事。"
贾环听后呆住,许久才缓过神,贾母急忙道:“年轻人不懂轻重,鸳鸯快去请御医。"贾环也反应过来,忙道:“用我的名帖!”
又责备黛玉:“林姐姐,这般大事怎不早说?”
黛玉笑道:“还未确定,想晚些告诉你。"
不久,御医到,为黛玉三人诊脉后对贾环道:“恭喜王爷,三位王妃皆已怀孕,孕期相近,胎象稳定。"
贾环大喜:“多谢先生。"命平儿给御医三个大红包,送走御医。
贾母笑道:“好,好,好,真是喜事!东府人丁稀少,如今总算兴旺起来!玉儿、宝丫头、云丫头,记你们一大功!”
贾环满心欢喜,转向莺儿怀中的小丫头问道:“珺姐儿,听说你要当姐姐了,开心吗?”
小丫头笑得咧开嘴:“开心!我要和弟弟妹妹一起玩!”
边说边挥舞着小手。
众人重新坐下,黛玉等三位姑娘换成了茶,陪着贾母饮酒。
因着这份喜事,宴席气氛热烈,笑声不断。
袭人看着围坐的平儿、晴雯等人,心中感叹:真是命运多舛啊!她们本是同一屋檐下的姐妹,如今却境遇迥异。
别人已成郡王庶妃,四品诰命,荣庆堂也有其专属位置;而自己虽为宝二爷诞下一女,却仍只是个通房丫头,只能在旁伺候。
此事迅速传遍荣国府,赵姨娘闻讯赶来,对黛玉说道:“玉儿,这么重要的事怎能瞒着我?万一出了什么事,到时候你会后悔的!”
赵姨娘身份今非昔比,在荣国府地位超然,仅次于贾母。
黛玉等人见赵姨娘进屋,忙起身行礼,却被赵姨娘止住:“大家都有身孕,何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身体要紧,以后不必如此客气。"说完转向贾母行礼,“赵氏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笑着摆手:“我都说过不用这么见外了,你怎么总记不住?快来坐下吧。"
赵姨娘坐下后,注意到莺儿怀里的小丫头,招手示意她过来。
莺儿依言抱起小丫头走到赵姨娘身边。
小丫头早就见过赵姨娘,伸出手臂喊道:“祖母,抱抱!”
那可爱的模样惹得赵姨娘爱不释手,一把抱过小丫头,亲了两下:“珺姐儿是不是想祖母了?都没来看我,祖母给你留了好多点心哦!”
小丫头立刻兴奋地在赵姨娘怀里跳动:“点心,吃!”
赵姨娘笑着对身旁的小鹊说:“小鹊,快回去拿些点心来,珺姐儿饿了。"小鹊答应一声,转身离开。
宝钗急忙叫住小鹊,转身对赵姨娘说道:“娘,珺姐儿刚吃了许多东西,现在不能再让她吃了,不然容易积食,晚上又该闹肚子了。"
赵姨娘点点头表示同意,“宝丫头说得对,小孩子不懂得节制,确实不能多吃。"然后她转向怀中的小丫头,“珺姐儿吃得太多了,明天再吃这些糕点吧。
祖母让人送给你们母亲一些,留给珺姐儿明天享用,好不好?”
小丫头乖乖地坐在赵姨娘怀里,轻轻点头回应:“好,明天,糕糕,吃!”
那乖巧的模样让赵姨娘满心欢喜。
看着小丫头在怀里动来动去,贾环担心赵姨娘累着,笑着说道:“娘,还是让我来抱珺姐儿吧,她现在力气越来越大,身体也重了,别把娘累坏了。"
赵姨娘瞪了他一眼,骂道:“胡说什么!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以前你不比珺姐儿难带,我照样把你拉扯大。
这么乖巧的孩子怎么会累着我?一边去!”
贾环挨了骂却毫不生气,反倒觉得这样的赵姨娘更真实、亲切,于是嬉皮笑脸地说:“既然娘不累,那就继续抱着好了!”
黛玉等人在一旁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捂嘴偷笑。
贾母也笑了,“赵丫头自从有了诰命身份,确实是稳重了许多,没想到还是那个性子!”
赵姨娘回道:“老太太,那不过是对外人的伪装罢了。
我的本性如何,您心里最清楚,没有外人在场,我又何必在您面前装模作样呢?”
贾母听后笑得开心,“你还是和从前一样会说话。
如今环哥儿已经是郡王,宁国府也子孙满堂,你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贾母的话没错,赵姨娘虽然只拥有太妃的名义,但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相应的待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