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一位正值二八年华的少女走进堂中,向黛玉等人行礼:"民女拜见王妃娘娘。"
黛玉认出她是曾在南安王府时的那位娇憨少女,笑着扶起她道:"蕊妹妹怎的忘了姐姐,实在该罚!"
第二百八十七回 黛玉的惩戒
牛蕊甜甜地笑着对黛玉说道:"姐姐如今贵为王妃,地位尊崇,我哪敢忘记姐姐?只是如今身份不同,妹妹不敢造次。"
黛玉听了笑道:"妹妹莫要如此拘谨,还像从前一样叫姐姐便是。"
牛蕊爽朗地答道:"那我就失礼了!"
黛玉指着身旁的几位侧妃介绍道:"这是薛侧妃,你唤她宝姐姐;这位是史侧妃,唤她云姐姐;还有这位也是薛侧妃,唤她琴姐姐。"牛蕊依次向宝钗等人行礼问安。
刘氏看到女儿与黛玉等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心中十分喜悦。
这时一个小丫鬟来报:"太太,保龄侯府的夫人前来贺寿。"
刘氏微微一愣,心想保龄侯府为何派人前来?史家已经逐渐疏远开国勋臣,转而投向元兴勋臣,今日怎么突然来访?但她依然迎了出去。
保龄侯府的王夫人初次登门时,姿态谦卑,笑着道贺:“恭喜侯夫人整寿之喜。"
刘夫人闻言回以微笑:“多谢夫人远道而来,请入内坐吧。"随即引导王夫人进入厅堂。
正堂中,黛玉等人正在场,王夫人上前行礼:“臣妇拜见王妃娘娘、侧妃娘娘。"
黛玉忙起身招呼:“夫人不必拘礼,都是自家人,无需客气。"想到贾母的情面,黛玉对王夫人并无敌意。
湘云这才略施一礼,称呼道:“二婶娘。"王夫人急忙避开:“这可使不得,云儿如今身份不同,断不可如此!”
湘云只得点头落座。
王夫人在众多诰命中寻得一席之地,不多言语。
她明白自己家族在勋贵中的处境,想起史鼐的叮嘱,要重新融入开国勋贵,凡事需隐忍。
牛蕊好奇地问:“听说林姐姐诞下一对双胞胎,定是可爱至极。"
黛玉听后摇头:“妹妹莫提这两个小冤家,一个顽劣至极,惹出不少麻烦;另一个表面乖巧,实则狡黠,真让人头疼。"
牛蕊见状笑道:“想必很有趣,不知姐姐是否欢迎我去府上做客?”
黛玉笑答:“自然欢迎,届时必亲自迎接。"
牛蕊开心地说:“那就这么定了,到时候可别嫌我烦。
对了,这些年多亏姐姐记得给我送吃的,很是感激。"
黛玉知道她在说巧克力的事,笑道:“这些小事何必放在心上,还让妹妹一直记挂着。"
牛蕊道:“于姐姐而言或许不算什么,但对我却是特别的情谊。
姐姐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羡慕这些,只是你们家不对外售卖,我和郡主分到的份额,都被许多人觊觎。"
黛玉回应:“既然妹妹喜欢,我明儿就让他们多送些过来,不过妹妹切记不要贪吃,小心蛀牙。"
小丫鬟这时进来通报:“太太,东平郡王金家的国公夫人前来贺喜。"
*
李氏听后皱眉沉思,自东平郡王府返回神京以来,辅国公夫人孙氏频繁往来于各大府邸,显然是想昭告众人东平郡王府已回京。
她眼高于顶,寻常人难以入她法眼,今日不知何故造访。
刘氏在门口迎接孙氏:“见过国夫人。"
孙氏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随后举止如归自家,径直朝正堂走去,身后跟随的刘氏险些被气得发抖,这般无礼实在少见。
进入正堂后,孙氏面对起身行礼的诰命们,毫无谦逊之意。
然而,当她看到上首坐着四位未起身的少女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这四位少女正是黛玉、宝钗、湘云和宝琴,她们对孙氏的到来充耳不闻,依旧自顾饮茶。
孙氏自苏州返京后,因身份显赫,多数诰命对她奉承有加,使她愈发傲慢。
此刻见到众人对她行礼,正洋洋得意间,却注意到几位年轻女子未起,顿时心生不满。
今日黛玉赴宴,着装朴素,并未刻意打扮,令孙氏未能察觉她们的身份非凡,误以为是寻常贵女。
但以满座的诰命及刘氏的地位,又有何等贵女敢占据主位?
孙氏冷笑道:“哟,这是哪家姑娘,这般不懂礼仪,竟连尊卑长幼都不知?”
黛玉闻声眉头微蹙,但碍于是刘氏寿辰,不便发作,以眼神安抚欲出言的湘云,不予理会孙氏,依旧安然饮茶。
孙氏见四人依旧无视自己,怒不可遏,斥责道:“你们是哪家女儿,如此失礼!”
此言一出,堂内瞬间寂静无声,众人皆投以异样目光。
孙氏言语过激,‘少教养’一词直指缺乏母教,无疑是对黛玉等人的极大冒犯。
黛玉自幼丧母,最忌讳他人提及此事,闻言面色骤冷,质问道:“孙氏,你适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孙氏见状放声大笑:“我说你们失礼,现在听明白了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