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笑着说:"林丫头,快来尝尝我的手艺退步了吗?"
旁边的小丫头早已伸出筷子,快速咀嚼,一脸享受的样子,吞下食物后说道:"太好吃了,外婆的手艺真棒!"
薛姨妈听后笑得合不拢嘴,说:"一会儿离开时带上一些回去,让你妈妈明天热一下再吃。"
小丫头点头应允,边吃边说:"谢谢外婆,我会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分享,这样美味的东西他们还没尝过呢。"黛玉等人满意地点点头,觉得这样的孩子讨人喜欢,宝钗更是笑得开怀。
薛姨妈说:"珺姐儿真乖,再多吃一些。"说着,又给珺姐儿夹了两筷子糟鹅掌鸭信,小丫头抬起头给了薛姨妈一个甜甜的笑容。
席间笑声连连,等到米饭端上来,黛玉问道:"姨妈,这可是玉田米?"
薛姨妈笑道:"林丫头好眼力,确实是玉田米,这米费了不少功夫。"
黛玉听后笑道:"京畿嘉谷万邦崇,玉种先宜首善丰。
近纳神仓供玉食,全收地宝冠田功,泉溲色发兰笤绿,饭熟香起莲瓣红,人识昆仑在天上,青精不与下方同。
这首诗正是描述这种珍贵的米,通常只供皇家使用。"
宝钗闻言笑道:"林丫头竟然懂得这些,看来平日里学了很多杂学!"
黛玉撇嘴道:"宝丫头,我才不信你不晓得,别用花言巧语哄我!"
饭桌上宾主尽欢,送走贾环、黛玉等人后,薛姨妈与黄氏走进薛蟠的房间。
只见薛蟠正悠然自得地饮酒,嘴里还哼着不知哪里的小调。
薛姨妈顿时怒斥:“你这不成器的东西!不是说好不惹事了吗?怎么又招惹是非,还连累了宝玉挨打!看我不教训你!”
说着,她从花瓶里抽出鸡毛掸子,朝薛蟠打去。
薛蟠慌忙躲避,叫嚷道:“娘,这次真不怪我,是云家那小子太过分了!娘您要讲理啊,连王爷都没说我错!”
黄氏连忙上前阻止薛姨妈:“娘,消消气,生气伤身。
咱们不惹事,但也不能让人欺负吧。"
薛姨妈闻言停手,坐下叹道:“蟠儿,我们一家离开家乡,到神京投靠亲戚,若不是环哥儿帮忙,你都不知道会怎样。
这些年我每天都担心你会闯祸丢命。"
薛蟠听到这些,想到母亲多年的担忧,也忍不住落泪,跪下道:“娘,都是儿子不好,这些年真是给您添了不少麻烦。
娘,您打我吧。"
薛姨妈接过黄氏递来的手帕擦眼泪,说:“蟠儿,自从你妹妹做了环哥儿的侧妃,我心里才踏实了些。
虽然薛家不怕事,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安稳守家,别再惹事了。"
薛蟠瞪大眼睛说:“娘,您放心,我绝不再主动惹事,一定和婉儿好好过日子,但也不会任人欺辱。
用王爷的话说,人要有尊严地活着。"
黄婉也在旁边劝道:“娘,大哥说得也有道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您就别生气了!”
薛姨妈听后扶起薛蟠:“以后遇到事多想想,家里还有婉儿和你的孩子呢。"
薛蟠闷声应道:“娘的话,我都记住了,以后一定多思考再做事!”
薛姨妈拭泪后轻声道:"好了,母亲也已离去,你们早些歇息吧,让你们的母亲陪你们一夜。"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荣国府内,宝玉斜倚在榻上,袭人正为他敷药,傅秋芳端着一杯茶走近,柔声说:"二爷,请喝口茶润润喉咙。"宝玉接过茶饮了一口,笑着宽慰道:"不必担心,我并无大碍,大夫说过几日便会好转。"
傅秋芳听后安心地说:"二爷若无事,我也就放心了。"
这时,芮姐儿摇摇摆摆地走到宝玉面前,睁着明亮的大眼睛问:"爹爹,你疼吗?要是疼的话,让我给你吹吹就不疼了。"宝玉心中一阵温暖,轻轻抚摸她的头,笑道:"芮姐儿真懂事,爹爹不疼,你快去玩吧,等爹爹好了再陪你一起玩。"芮姐儿点点头,随后蹦跳着去了外间玩耍。
次日清晨,牛蕊来访黛玉,刚进屋就被珺姐儿吸引,蹲下来问:"你是珺姐儿吗?"珺姐儿睁大眼睛好奇地回应:"是啊,我是珺姐儿,姐姐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呢?"
宝钗在一旁提醒:"珺姐儿,不可失礼,该称她为牛姨娘!"
珺姐儿疑惑道:"她看起来和吉祥姐姐一样,为什么要特别称呼呢?"
牛蕊笑着附和:"没错,就叫姐姐好了。"看到宝钗还想说什么,忙补充道:"宝姐姐,依我看,我还得向这位小公主行礼呢,她可是真正的公主殿下!"
宝钗无奈地笑了笑:"你们想怎么称呼都行,这事儿我不干预了!"
小丫头骄傲地说:"对呀,我可是公主。"又转向宝钗问:"妈妈,公主到底是什么?"
黛玉牵过小丫头解释:"我们的珺姐儿是安平公主,公主就是高贵的女性,安平是她的封号。"珺姐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嗯,我是妈妈之外最尊贵的女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