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提议:“或许可由阳平王亲自领兵出征,如此既能解决问题,又能避免朝廷陷入尴尬境地。"
弘武帝听后点头,随即命戴权召贾环入宫。
宁国府内,正陪孩子玩耍的贾环突然接到圣旨,赶往皇宫。
养心殿里,贾环跪拜道:“臣,贾环叩见陛下。"
弘武帝示意起身,说道:“贾环,朕打算派你领兵出征,抗击茜香国。
若有任何需求,可直言。"
贾环询问:“陛下,此次作战规模如何?是否需要攻入茜香国境内?”
众人闻言均笑,认为贾环的想法过于天真。
但弘武帝却半真半假地说:“若你能成功攻入茜香国,朕便赐予你这片土地作为封国,封你为真正意义上的藩王!”
贾环听后喜形于色,立刻答应:“臣,领旨!”
此事之后,贾环返回宁国府告知黛玉等人即将出征的消息,并前往荣庆堂向贾母告别,毕竟军情紧急。
次日清晨,黛玉偕同宝钗、宝琴、湘云等带着随从送贾环至二门外,叮嘱道:“环儿此番上战场,凡事都要谨慎,莫要忘记家中还有许多人在牵挂着你。"
贾环逐一拥抱众人,笑着回应:“林姐姐你们尽管放心,我贾环绝非易折之人。
只管安心等我归来,到时定会给诸位打下一片新天地。"言毕,迈着坚定的步伐离开了内宅。
府外二百亲兵已披甲持械,贾环转向剩余的一百名亲兵说道:“家中的安全就拜托各位了!”
亲兵们单膝跪地,齐声承诺:“愿为侯爷赴汤蹈火!”
此次贾环未从神京调动兵力,仅率一千阳平卫直奔西海沿子。
抵达西海沿子时正值初春,贾环进入西海城,到达王府后见到了阳平卫统领李虎,询问前线战况。
李虎拱手答道:“王爷,西海大营因敌众我寡,防守颇为吃力,目前伤亡已达三分之一,形势不容乐观。"
贾环下令:“集结部队,随我去会会那些昔日的败军之将!”
李虎兴奋地应诺:“是!”
号角声随之响起,阳平卫的四千残部迅速在校场集结完毕。
此时,西海大营正与茜香国的军队交战,节节溃退,而茜香国的大军攻势则井然有序。
忽然,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响彻战场,西海大营后方出现了一支骑兵队伍,一面大旗迎风飘扬,上书“阳平亲王”
, ** 一个醒目的“贾”
字!
这支生力军甫一入场,西海大营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他们知道援军已到。
这支队伍毫不迟疑地穿越防线,在距离茜香国士兵两百米处开始射击,枪声密集响起,茜香国士兵顿时成片倒下。
然而枪声并未停歇,持续不断,茜香国的士兵不断伤亡,这让其将领措手不及。
这是何种火器?不但射程远,射速更是前所未见。
眼前的情景对茜香国而言近乎一面倒的失败,他们的士兵完全无法触及阳平卫,而阳平卫却在不断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随着时间流逝,茜香国的士兵逐渐支撑不住,高呼“魔鬼”
后纷纷撤退,而阳平卫则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不断击杀对方的士兵。
兵败如山崩,原本上岸的一万茜香国士兵,最后仅剩不到两千人能返回船上。
那将领将阳平卫描述得极为可怕,茜香国统帅在舰船上目睹了阳平卫的凶悍,也意识到自己的五万兵马难以匹敌,便说道:“撤回国内,我会亲自向国主报告此事。"
看到远去的茜香国战舰,岸边的大乾士兵欢呼雀跃,对阳平卫充满了敬仰之情,恨不得加入他们的行列。
贾环问西海大营统领:“我们有多少战舰?”
西海大营统领虽然不解其意,但仍老实回答:“王爷,我大乾并无真正的战舰,只是些运兵的大船罢了,不然怎会让茜香国士兵如此轻易地登陆!”
贾环听后问:“有多少大船可以运送多少士兵?”
统领答道:“王爷,我们有十余艘大船,每艘可载千名士兵。"
贾环听后说道:“调五艘来,本王要给茜香国一点教训!”
西海大营统领闻言大惊,急忙劝阻:“王爷切勿如此,仅凭五千人就想攻占茜香国,绝无可能。
虽然茜香国不过是我们大乾的一个省份,人口也不到百万,但五千人明显不够。
即便阳平卫再勇猛也难成事,请王爷三思!”
贾环挥了挥手:“本王心意已定,无需多言,你只需留守大营即可。"
西海大营统领无奈,只好调来五艘大船。
贾环命令阳平卫登船,随即朝茜香国败军追去。
西海大营统领立即派人将此情况以八百里加急送往神京城。
贾环登上大船,吩咐水手不得擅自登甲板。
随后他取出三门火炮放置于甲板上,以这艘大船为先锋,朝着茜香国战舰追击而去。
茜香国的统帅正为损失一万兵马的事苦恼,国主震怒在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