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她也曾几次去看望过贾元春,发现元春过得很好,对楚稷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害怕转变为敬畏。
楚稷未来越好,元春就会越好,她视为掌上明珠的儿子自然也会更好。
贾母哈哈大笑:“那二老爷整天这么忙,你们为什么不让他身边的三位 ** 去探望呢?”
迎春、探春和惜春三人没想到会被提及,全都羞得面红耳赤。
尤其是迎春,她常梦见楚稷,甚至梦见自己成了他的侧妃。
听到贾母调侃,她低着头,生怕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
林黛玉忍住羞涩,赶紧转移话题:“舅舅现在也很忙碌吗?”
王夫人叹了口气,说道:
贾政最近特别忙碌,几乎天天住在冶造局,连回家的时间都很有限。
即便偶尔回家,也是早出晚归。
听说冶造局和工部正在合作,另外还有皇家银行以及海贸相关的事情,这些我都听不太明白。
贾母叹了口气说道:“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无奈,不仅贾政忙得不可开交,秦家也是如此。
现在冶造局正是用人之际,虽然辛苦但也是机遇。”
“再说,男人嘛,忙点是好事。
琏儿去江南办事,蓉儿也在皇家银行工作,这些都是正经事,值得称赞。”
众女子纷纷点头表示认同,认为男子应该以事业为重,待在家里无所作为岂不是浪费光阴?
王熙凤好奇地询问贾母:“老太太,蓉儿如今在史家两位老爷手下任职,已经算得上有正式职位的人了。
他与夏家 ** 的婚事,会不会……”
贾母摇摇头,有些困惑地回答:“我已经问过珍儿了,但他似乎有难言之隐。
而且这门亲事并非肃王主动提起,好像是蓉儿自己请求的。”
“再说,婚约都已经定下了,外界也有所传闻。
要是现在反悔,那就不只是退婚这么简单,而是结怨,还会让贾家颜面尽失。
到时候怕是会有人说闲话。”
贾母看了看王熙凤的表情,知道她心中所想。
于是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不看好夏家的背景,但他们的祖先也曾出过两任户部尚书。
蓉儿娶了夏家 ** 后,希望你能收敛些言辞。”
王熙凤将手帕一甩,挽住贾母的手臂撒娇道:“哎呀,老太太您这样说让我多不好意思啊!大家都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见识浅薄,说话笨拙,性子直爽,别人给根木棍我就当成针。
我脸皮薄,经不起几句好话,心就软了。”
众人哄堂大笑,王熙凤撒娇的样子实在有趣。
更令人发笑的是,她讲的话和她的性格完全不符,却说得一本正经,这让她显得更加滑稽。
林黛玉也捂着嘴笑个不停,眼中带着戏谑。
王熙凤见状,眼珠一转说道:
"林妹妹曾在家中居住,如今又是贵客,最为公允!林妹妹,你说我说得对不对?"
黛玉愣了一下,随即微笑道:"自然是对的,二嫂子心地最善,最是慈悲!"
虽然嘴上如此说,但话音刚落,她便掩面偷笑。
王熙凤装作生气的样子,双手叉腰道:"好啊!枉费我一片苦心,林妹妹来了这些日子,我忙前忙后,竟不曾记得我的好处!罢了罢了,从此不再与你亲近!"
众人见状又是一阵笑声,连李纨也是满脸笑意。
李纨走上前拉住她道:"凤丫头,你可留神些,别笑坏了姑娘们,小心王爷找你麻烦!"
王熙凤哼了一声,用坚定的语气说道:"这不能怪我,是她们自己忍不住笑的……"
众人再次笑成一团。
贾母拍着黛玉的手说道:"别看琏二嫂子这般模样,其实都是为了逗我开心呢。
这孩子孝顺,尽孝之道莫过于此。"
"你将来若成了王妃,也要好好孝敬皇后娘娘和皇太后,明白吗?切莫只顾眼前,还得为长远打算!"
贾母此言深意无穷,如今开国之族无人不希望楚稷更进一步!
特别是贾家、史家、薛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期望楚稷的前程越来越顺畅。
黛玉脸上一红,低声答道:"外祖母放心,我知道了。"
贾母满意地点点头,低声问:"府上的教养嬷嬷和尚仪局的人可曾教导过你那些规矩?"
黛玉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羞得脑袋都要冒烟了。
贾母一看便明白了,又轻声叮嘱:"好好跟着她们学习,懂了吗?"
黛玉此刻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她明白贾母的意思,也知道这是为她好,可这话从贾母口中说出来,却让她羞得不知所措。
幸好这时有救兵到来,外面的丫鬟高声通报:"史家大 ** 到访!"
湘云宛如一只永不知疲倦的蝴蝶,总是充满活力与阳光。
她一现身,便能带动全场气氛,自己的快乐也感染着周围的人,让人不由自主地随之欢笑。
她一进屋就小跑着扑到贾母怀里撒娇:"老太太,可想死我啦!您有没有想我呀?我昨晚还梦见您了呢!"她又抱怨道:"前些日子我就说要来看您,可是两位太太不许我出门,您可得帮我讨回公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