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兰认真观察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问:“王爷,一个水车真的能带动一台机床吗?感觉这个水车跟书上描述的不太一样呢。”
楚稷笑着回答:“普通的水车只是单纯依靠水流驱动旋转,但这种水车对水流的利用率还不到三成。”
“若是利用瀑布来带动,效果会好一些,不过天然的大瀑布难以寻找,人工建造又十分麻烦。”
“而这种斗式水车不仅超越了普通水车的功能,还不需要瀑布就能更有效地利用水压。”
贾兰思索片刻后继续问道:“那这种水车是不是必须配合大坝使用?”
楚稷眼睛一亮,心想果然孩子更容易理解新事物!
目前冶造局的所有工匠都需要参加晚课,目的是向他们传授前世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
只是工人们的学习能力有限,只能边干活边慢慢领悟……
“没错,这是用水泥管道将水引向更低处的水车位置,这样一来,由于水深的原因,出水口的压力会非常高!只要让水流从短距离直接冲击碗斗形的水车上,当水车转速达到水流速度的一半时,效率就会达到最佳状态。”
楚稷解释了原理,其实这东西很多乡村长大的人都曾亲手做过。
小时候在家门口的小排水沟里搭个小水车,简单来说就是用水力带动的……
然而即便原理如此简单,贾兰还是有些摸不透。
毕竟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类似的东西。
楚稷并不着急,毕竟孩子嘛,慢慢引导就行。
贾兰睁大眼睛追问:“王爷,难道就没有更先进、更高效的办法了吗?”
楚稷点点头说:
“当然有,除了水力,还有风力、太阳能等,未来都将作为动力来源。
就连现在的蒸汽也能改变社会,是一种全新的能源。”
贾兰完全听不懂,他跟楚稷时间太短,只能迷迷糊糊地听着。
楚稷笑着拍拍他的头:“别着急,慢慢来。
你很幸运,生在贾家不用为生活发愁,也不用担心学习之外的事。
敞开心胸,感受世界的变化,用你的知识改善它。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
这是对你的母亲最好的交代。”
贾兰认真地点点头,他年纪虽小却很懂事。
这半月以来跟着楚稷,他也感受到父爱的温暖……
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楚稷在他心中就像慈父一般。
因此,即使李纨询问,他也会遵守承诺,不泄露冶造局的秘密。
贾兰像爱提问的孩子,楚稷也耐心解答。
“王爷,如何控制水流?想让车床加速或减速,是不是能调水闸?”
楚稷笑道:“不错,不愧是我的学生!确实能调速,现在看到的是调好的匀速,那边可以调试,调后速度就能变了。”
有河就有坝,有坝就有闸,水流速度自然可调。
眼前的机床名字虽和前世一样,但极为简陋。
仅靠水力和人力,故障率还不低。
即便如此,已大幅提高工人效率,尤其对火器研发中钻膛线速度提升显着。
正当楚稷准备带贾兰去别处看看时,贾政和秦业匆匆赶来。
“王爷!李匠师那边传来消息,灯泡亮了!”
楚稷听闻消息后十分兴奋,急忙拉着小贾兰快步来到一家工坊。
这家工坊涵盖了河流两岸,专为秘密研发电力而设。
许多人认为蒸汽文明领先于电气文明,但实际上,只要理解电磁原理,建立电气文明会更简单。
工坊旁的河流边已不再使用传统的水斗式水车,而是采用了改进版的2.3涡轮式水车。
这种水车由钢铁和水泥制成,运行效率更高!
楚稷到达后,看到十几个工匠围在一起,不断发出惊叹声。
“哇!真的亮了!这是不是人造的太阳?”
“别瞎说,这是电灯,电灯泡!”
“这东西不用煤油就能发光,以后肯定能省不少钱!”
“亮度不错,但不知能持续多久呢?王爷不是说它亮不了太久吗?”
“我觉得这东西只有我们冶造局能用,别的地方用不了,他们可没有河!”
楚稷嘴角微微抽动,心想难道你们把电线吃掉了?
如今的电线并不是用橡胶做绝缘材料,因为技术尚未达到那种水平。
不过工匠们思维活跃,很快找到了替代品——树漆!
虽然不及橡胶,但绝缘性能尚佳。
电灯泡只要了解原理并不难制作,华夏又是全球最大的钨矿储备国。
未来普及起来并不困难,但也有挑战,因为用现有技术提取钨非常不易。
目前试验用的灯丝是碳化的棉线,点亮时间仅四十多个小时。
要使用钨丝还需时日,毕竟这只能靠工匠们的摸索。
众人见到楚稷前来,纷纷行礼后欣喜地说道:
“王爷,这东西确实亮了,您看看和您当初描述的一样吗?”
“可惜无法大规模生产,尤其是灯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