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姐莫要动怒,王爷既然未曾提及此事,那便无妨。
想来是陛下已将此事交付于王爷,所以王爷才不忧心,对吧?”
贾母未等元春开口,便急切地问:“你详细说说……还不快扶你大姐姐起身!”
王熙凤与鸳鸯搀扶起元春,元春亦望向王熙凤问道:“你适才所言何意?”
王熙凤至贾母身旁说道:“老祖宗,依我看,此事尚未外传,连陛下都将之托付给王爷,可见此事在陛下心中并不算严重。”
“只要贾府妥善应对,给陛下及王爷一个交待,便可无虞。
关键在于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之事。”
“只要未来不出差错,此案不过是个寻常事务,对贾府并无大碍。
所以重点在于往后,而非眼前。”
贾母微蹙眉头看向元春,元春沉思片刻后,想起楚稷所言,点头轻叹:“真是当局者迷,凤丫头倒比我更懂王爷一些。”
王熙凤内心狂跳,心想:可不是嘛,他的方方面面我都了如指掌……
第二一〇章 香菱:那是爷疼我呢!
此时贾母等人既惊且惧,而楚稷却毫不在意。
贾赦、贾珍之事极易解决,只需向雍和帝表明态度即可。
不仅贾赦、贾珍如此,其他家族亦然。
在这片土地上,人情往来乃常态,利用余荫与关系获利本属平常。
这些人虽被称作卖官,实则罪过不大。
资质或身份不足者,即便收钱也难以成事。
例如原着中的贾雨村,若他不具备资格,即便行贿,贾家也无法相助。
贾家只是选定已有资格的人选,所谓“人情往来”
,雍和帝自始便知晓。
楚稷认为原着中贾雨村能够顺利升任应天府知府,甚至补授大司马,参与军机大事,定有隐情。
或许背后有太上皇和雍和帝的支持,他们这么做可能是为了最终让贾、史、王、薛四家获罪。
楚稷并不完全看好贾家,若非因几位姑娘,他对贾家绝无兴趣。
贾珍和贾赦的无能让他十分反感。
袭人见楚稷泰然自若,便问是否贾家无事,刚才大姑娘还很害怕。
晴雯也好奇询问贾家情况,她本是赖家买来的丫鬟,后被元春带走,才有机会伺候楚稷。
袭人亦如此,两人虽对贾家和赖家感情不深,却知恩图报,认为若无这两家,她们难以追随楚稷。
楚稷表示赖家难逃责罚,赖嬷嬷也好不到哪去。
但看在晴雯面上,会免她一死。
晴雯感激之余又摇头,称已属幸运。
楚稷笑道,这是晴雯给她的机会,但赖家作恶多端,必须处理,否则隐患无穷。
尤二姐谨慎地问东府的事是否会牵连她姐姐。
楚稷摇头保证不会,并说即便不顾其他,也会为她们姐妹三人考虑。
尤二姐和尤三姐的脸色微微泛红。
她们曾多次服侍过楚稷,如今看来效果不错。
袭人在一旁松了口气,担心楚稷屋子里的人会有矛盾。
看到气氛融洽后,她笑着说道:“香菱真是让人羡慕,父母都在跟着主子做事,天天被宠爱,还有甄大叔和封嬷嬷疼爱。”
香菱憨厚地笑了笑,“多亏了主子对我的偏爱。”
楚稷闻言大笑,他对甄士隐和封嬷嬷的表现十分满意。
虽然甄士隐出身乡绅,但待人接物丝毫不逊于王府长史,而且饱读诗书,气质高雅,担任管家绰绰有余。
见楚稷心情愉快,袭人试探性地问道:“主子,我有个表妹,比我小一岁。
以前家境尚可,只是近年来家道中落。
最近家中来信询问是否可以让她来府里当丫鬟……”
袭人清楚家里的想法,自己的衣食住行已按侧妃标准对待。
上次回家,不仅有马车接送,还有护卫护送,更带回了两车礼物。
这样的生活,连普通百姓家的女儿都羡慕不已。
因此,姨妈家也动了心思,希望将自己的女儿送入王府,说不定也能像袭人一样。
然而,袭人深知楚稷向来随和,但王府的事情终究是王府的事,她不敢擅自做决定。
若此事求助元春或许容易解决,但袭人认为若不经过楚稷同意,便是违背规矩。
楚稷思索片刻,突然想起原着中确实提到过袭人的表妹。
那女子容貌极美,甚至让贾宝玉一眼难忘。
很多人以为袭人如87版电视剧所演,样貌不及其他丫鬟,实际上袭人也很美,仅略逊于晴雯。
而晴雯的美貌,在《红楼梦》中堪称顶尖。
晴雯见楚稷沉默,以为他生气了,急忙转移话题。
“爷要不要洗个脸,都已经这么晚了,也该换身衣服了。”
说完,她向袭人递了个眼神,袭人明白她是为自己好。
楚稷哭笑不得地说:“刚说过有话直说就好,何必拘谨?怎么又糊涂了?今晚一定要好好惩罚晴雯,你们都要在一旁看着!”
晴雯的脸涨得通红,轻轻啐了一口道:“我又不是为自己,是怕爷气坏了袭人啊!爷还不了解袭人的脾气,真要是生气了,她还活得下去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