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对那官员说道:“在此处稍等,稍后会有锦衣府的人来询问。
放心,不会将你们送去诏狱,但此地之人不得擅自离开,若有走失,唯你是问!”
官员苦着脸应道:“是,王爷……”
楚稷绝不会轻易信任杜若,必要的审查还是要进行的。
在他看来,杜若虽有才华,但此前确实存在疑点。
若有隐情,现场必有人参与其中!
楚稷伸手示意道:“先生请随我来,先找个酒楼用餐等候。
本王也有诸多疑问想请教先生。”
杜若自听到如尘二字时,便推测是自己当时与如尘辩论之言引来了关注。
即便如此,也不至于惊动锦衣府啊!
原作中提到的关于人物外貌的具体描述较为冗长且分散,为了使文章更加简洁紧凑,以下为优化后的版本:
---
所以此刻他虽有些迷茫,但踏入酒楼时忽然醒悟,苦笑着说道:“原来如此,我曾听闻一名落榜书生因得罪殿下被囚禁。
莫非是他听到了我和如尘大师的对话,误以为能讨好殿下,反而引起殿下的注意?殿下顺着这条线索却未能找到我,这才大费周章?”
楚稷挑眉道:“你若真如此聪慧,要么是你确实聪明,要么是你一直留意朝堂之事与本王,现在给你机会验证你的智慧。”
杜若看着笑意盈然的楚稷,心中却感到一丝寒意。
楚稷虽然面上带笑,眼神却透着警觉,身旁始终有三名护卫相随,即便到了二楼也未离开。
待亲卫将其他人遣散后,楚稷吩咐道:“楼下多添几桌,就说本王借用二楼一时,楼下宴席当作招待。
给掌柜些银两补偿损失,并送上一桌菜肴。”
一名亲卫领命而去,杜若开口道:“王爷行事果然不同凡响,对在下保持警惕,对店主及被打扰的食客亦彬彬有礼,既谨慎又仁慈,不愧是陛下信任的皇子。”
楚稷并未急于回应,而是重新仔细打量杜若。
若论英俊,他见过不少,其中贾蓉、贾琏虽貌美却缺乏男子气概。
至于阳刚之气,最像自己的便是镜中的自己。
贾雨村显得正直忠厚,林如海则充满文人气度,二人皆历经岁月洗礼方具独特气质。
而眼前杜若却显得 ** 无奇,长相普通,仅几缕短须稍显文雅,衣着与声音亦无特别之处。
然而那双宛如婴孩般明亮的眼眸,却透露出此人非凡的特质。
“杜先生,你的时间有限,不如直接展现你的才能吧!既然你能猜到我找你的原因,想必也清楚锦衣府为何会来找你了。”
杜若苦笑一声:“不过是偶然罢了。
殿下或许怀疑我是探子或叛徒,不然不会动用锦衣府。
听你这么一说,应该是我与如尘大师谈论天下局势时被人 ** 了,就是那个因谣言获罪入狱的人,对吗?”
楚稷没有回答,只是静静注视着他。
尽管已有七八分把握,楚稷仍需确认此人的真实身份。
成大事者常败于细节,他的前路广阔,必须万分谨慎。
用人之道在于信任,但前提是确信对方可靠。
他连已泄露情报的如尘都能继续任用,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然而,必须彻底了解所有底细,否则无法放心重用。
目前如尘仍在考察期,且周期极长,毕竟他的行动关乎将来征服高丽的计划。
杜若摇头道:“殿下,我当时不过是与如尘大师闲谈,一时失言。
若有冒犯之处,还请宽恕。”
见楚稷依旧沉默,寒意渐浓,杜若无奈问道:“殿下想让我如何证明自己?”
楚稷缓缓说道:“你怎么确定大乾会在一年内攻打金国?”
杜若答道:“如今看来,不是三年,而是一年之内必有战事。
金国一直觊觎大乾,陛下虽受灾年牵制十年,但边防军备始终未曾松懈,可见其胸中早有谋略。”
“如今天灾渐缓,大乾皇家银行与海外贸易引进了前所未有的高产粮种。
不论真假,如此消息迅速扩散,定是朝廷有意为之?目的只有一个,即振奋民心。
民心可用之时,便是大战来临之际。
我以为三年内必会开战,现在看来,无需三年便会发生。”
楚稷挑眉道:
“哦?为何这样说?”
杜若微微一笑:“仅看外面的两条铁轨,虽比马车轮距稍窄,但差距不大,显然为某种新式车辆所设计。
朝廷不会无缘无故耗费如此巨大的财力修建无用之物,因此这新式车辆要么速度极快,要么载重量极大!甚至可能二者兼具。
如此看来,它要么用于载人,要么用于运货。
城内铁轨意义不大,关键在于城外的布局!旁人只关注城内外的分布,却忽略了更深远的意义!”
“如果这铁轨修到边关,乃至整个大乾境内呢?那时大乾将士无论奔赴何地都会更加迅速!即便如今大乾虽有天灾人祸,也无需如此投入!唯有满金的灭国之仇值得这般代价!所以虽然铁轨向东南西北延伸,唯独北线推进最快!更重要的是,新设立的冶造局……难道王爷之前拿出的火炮是假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