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小满脸上的笑意终于多了几分。直到此刻,同伴才如释重负。
回到老宅之时,月亮已经高挂天际。
话说自打园中归来,那位贾家的兄长便径直前往探视三姑娘居所。
“爷今日怎么抽空过来?刚才姑娘还在问起呢。”侍女笑语迎上来搭话。
踏入屋内时,只见她斜靠着桌案,手中捧书却心不在焉。他一进门,她只是微微抬起眼,“有何事?若是有安排便直说罢。我这边事情多得顾不过来。”
对方莞尔回应:“哪里谈得上是安排,不过是特意来瞧瞧你罢了。怎么就成了公事?”
她这才略略抬眼看向他,淡淡回应:“我可不敢劳驾。毕竟你每日事务繁忙,实在不敢多打扰。”
对方笑道:“谁惹你不开心了?我可是刚刚把外头琐务都处理完,特意歇一歇,过来看看你。”
她冷声道:“那你可是来错了地方,我这等身份实在不敢高攀,还是请你自便的好。免得再招闲话。”言语虽锐,面上却未见喜怒。
对方轻叹一声,缓缓开口道:“我的心意你是知道的,如今已把外头事务梳理完毕,想着安安心心度日。将来若遇困难,请吩咐侍书告知即可,我必定安排周全,不让姑娘操心。”
探春神情略微放松了些,“你能有这样的想法,我也就安心了。不过做事要稳当些,别再招人议论。”
贾轩向前一步,声音温和了些:“你怎么像要分别似的?我又不是出门远行,就在西侧新府里住着,离得也不远,有事我照样能回来,你也可以去那边走动。”
听到这话,探春微微愣了一下,半响才低下头,轻声说道:“那种地方……对我又有什么关系?日头都偏西了,你早些回去吧。”
她眼帘轻垂,脸带微红,声音低弱得几不可闻。
紫鹃看到自己姑娘窘迫得连头都不敢抬,忙搭话打破僵局,“三爷,让丫鬟送你出去吧。”
见林倩难掩羞涩,贾轩也只能随紫鹃走出房外。
此时王夫人正倚坐在屋里炕上,身侧站着一名年纪较长的嬷嬷,姓李,是她最近信任的人。自上周瑞家的遭贬后,她身边的安排也悄然换了面孔。
“真没想到,那个出身不高的孩子竟混出了名堂,还受封建府!”王夫人语气中透着几分不快。
那嬷嬷连忙说道:“夫人不必为这等小事生气。那人离开府里独自建府倒是个好事,大房少了倚仗,也难翻起什么风浪来。将来的荣国府,不都是宝二爷的么?”
一听这话,王夫人眉头稍松:“这倒是……只是我纳闷,那小子凭何竟也有了爵位?”
嬷嬷赔着笑脸答道:“宝二爷身份尊贵,怎么需亲自出门去拼个前程?要是有个闪失可怎么是好。日后接下祖上的门庭,夫人的依靠还不尽在眼前。”
“再说咱们这样的门第人家,本也不争那些险功名。那些急于出头的人,多半就是无根无底。”
听这话,王夫人微微颔首。她嘴上虽未再提,心下却早已决定——不管外头多好,也不及她亲生儿子宝玉的一根指头。只等那庶子一搬出去,荣国府不就都成了她的天下?
此时,在梨香院里,薛老太太轻轻笑了笑,“现在贾轩手段越发高明了。谁也没想到一个最初不被看重的孩子,能到今日这个位置。”
“母亲,眼下我们和轩哥儿的关系还行,但哥哥不能再闹出什么乱子了。这才多久,他已经惹过两次祸了。万一轩哥儿哪天不耐烦了,放手不管,我们怎么办?”薛宝钗忧心忡忡地说。
“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听不见妹妹怎么讲的?”薛姨妈冲着薛蟠呵斥。
“知道了!”薛蟠满脸不乐意地回应了一句,嘴里咕噜着,“依我说,干脆把妹妹嫁给贾轩,要是他成了我小舅子,哪还有什么事摆不平?”
“母亲您瞧,哥哥又胡说八道了!”薛宝钗脸上泛红,扭过头跟母亲娇嗔道。
“我又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薛姨妈叹了口气,“别说我跟你姨娘早有婚约,就算现在真有这心思,也不是说嫁就嫁的。眼下的轩少爷已经是镇北侯,皇上亲自恩准建府设衙,这等身份,咱们一个商户人家如何配得上?除非你愿意做他的偏房侧室,否则我这个做娘的也不能答应。”
“哪能让妹妹做别人的小妾。”薛蟠难得正经说道,“女儿家总得有个好归宿。我看那宝玉倒挺合适,虽不算富贵人家,至少正正经经明媒正娶进门。”虽然平时粗俗些,但在护着妹妹这件事上,他是真心。
“你懂个屁!”老娘一声怒骂打断,“赶紧滚,喝酒去,这里不用你掺和!”
贾府东书房内,贾赦满脸愁容地坐在桌前思索:一旦贾轩出府分家,以后这宅子里就剩下自己,冷冷清清像从前一般,可如何是好?无奈这乃皇命难违,他也没有法子。愁眉不展时,忽想起:眼下林家那孩子还住在府里呢!要是待她宽厚些,将来那侯爷总会记着旧情。实在不行,举家搬到侯府去住也好。念及于此,心中顿时宽畅,笑着起身走向姨妈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