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堂课下来,张康讲得口干舌燥,喉咙仿佛要冒烟,声音也变得沙哑。但望着台下百姓们专注的神情,以及课后那一张张满是收获的面庞,他的心中被成就感填得满满当当。台下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这堂课让他们受益匪浅,以后一定会擦亮眼睛,提高警惕,绝不再上当受骗。
下课后,张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王府,累得直接瘫倒在椅子上,像一滩软泥。赵勇满脸笑意地快步走来,竖起大拇指称赞道:“王爷,您这第一堂课讲得太棒了!那绘声绘色的讲述,还有那些互动,百姓们都听得入迷了,眼睛都不带动一下的。”
张康端起茶杯,猛灌一口凉茶,长舒一口气,苦笑着调侃:“哎哟喂,可算没在百姓面前出洋相。原本还以为打仗是最累人的事儿,没想到这讲课比打一场硬仗还累,这嘴皮子一刻不停,比挥舞长枪还费劲。”
两人正说着,管家一脸喜气地走进来,手中捧着厚厚一叠感谢信,身后还跟着几个下人,搬着商户送来的礼品。管家笑着汇报:“王爷,外面有好多百姓送来感谢信,还有一些商户送来了礼品,都说是感谢您开办反诈学堂,为百姓们做了一件大好事。”
张康听了,欣慰地笑了,脸上的疲惫也消散了几分:“这可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功劳。只要能让百姓们免受欺骗之苦,再辛苦都值了,往后咱还得接着加油。”
从那以后,反诈学堂雷打不动地定期开课,张康和先生们轮流授课。他们时刻关注城中骗术的新动向,不断更新教材,将新出现的骗术也纳入其中,让百姓们始终保持警惕。在他们的努力下,城中的骗子越来越少,百姓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安宁。
然而,张康深知,反诈之路道阻且长,骗子们就像狡猾的狐狸,不会轻易罢手。他和赵勇依然时刻关注着城中的动态,准备随时迎接新的挑战,守护这座城的安宁……
一天,张康正在王府中仔细审阅反诈学堂的教材,逐字逐句地斟酌。赵勇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地走进来。
张康抬头看了他一眼,心中一紧,问道:“怎么了?瞧你这严肃的表情,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情况冒出来了?”
赵勇点点头,语气急促地说道:“王爷,最近城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骗术。有一伙人胆大包天,自称是朝廷派来的钦差大臣,四处宣扬说是要为百姓们发放救济粮,可却要求百姓们先缴纳一笔手续费。已经有不少百姓上当受骗了。”
张康一听,气得一巴掌重重拍在桌子上,站起身来怒喝道:“这些骗子,真是无法无天!居然敢冒充钦差大臣,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说着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紧紧皱成一个“川”字 ,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样,你先去多找些眼线,全方位调查一下这伙骗子的行踪,摸清楚他们下一步到底有什么打算。我去跟知府大人商量一下,让官府配合我们,一起把这些骗子一网打尽。”
赵勇领命而去,张康则火急火燎前往知府衙门。见到知府后,张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说了一遍,知府也是义愤填膺,重重一拍桌子,表示一定会全力配合,绝不让这些骗子逍遥法外。
两人仔细商量好对策后,张康回到王府,在大厅里来回踱步,心急如焚地等待赵勇的消息。不多时,赵勇回来了,他赶忙汇报:“王爷,我已经打听到了,这伙骗子明天会在城东的集市上继续行骗。他们还准备了一些制作精良的假公文和印章,就想着用这些来迷惑百姓。”
张康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好,既然他们自己送上门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明天咱们就在集市上布下天罗地网,安排身手敏捷的士兵埋伏四周,一个都不能让他们跑了,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张康和赵勇就带着一群士兵,早早地来到了城东集市。他们乔装打扮成普通百姓,有的扮作卖菜的小贩,有的扮作闲逛的路人,巧妙地混入人群中,静静地等待骗子的出现。
不多时,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身着官服的男子大摇大摆地走来。男子走到集市中央,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大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我乃朝廷钦差大臣。奉皇上旨意,前来为大家发放救济粮。但是,这救济粮的发放需要经过一些正规手续,需要大家先缴纳十两银子的手续费。等手续办完,大家就能领到丰厚的救济粮了。”
百姓们听了,顿时议论纷纷。有人面露犹豫,小声和旁边的人嘀咕:“这事儿咋感觉不太对劲呢”,有人则信以为真,被救济粮的诱惑冲昏头脑,准备掏钱。就在这时,张康一个箭步从人群中走出来,大声喝道:“你这冒牌钦差,还敢在这儿招摇撞骗!真当我们都是傻子不成!”
男子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但还心存侥幸,强装镇定地狡辩:“你是何人?竟敢污蔑朝廷钦差,不怕杀头吗?小心株连九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